互联网+时代 大数据助力重庆媒体发展

12.09.2015  08:27

    昨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2015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市民在重庆晨报展台前观看新媒体项目广告。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苑铁力 实习生 张亨 摄

重庆晨报记者 杜海 刘敏 报道

10日,重庆文博会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尔思)总裁施水才受邀出席了该论坛,并做了精彩发言。

在大数据领域,拓尔思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目前,拓尔思已与重庆地区展开广泛合作,其中就包括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提供大数据内容生产和平台监管服务。

大数据如何影响文创产业?大数据又将为重庆带来什么?昨日,重庆晨报记者对施水才进行了专访。

大数据不会抹杀原创力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词,但大数据究竟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未必每个人都回答得上来。

施水才告诉记者,此次参加文博会,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的文化产业人士认识大数据,“让他们接触和了解大数据对文化产业发展所起到的正面推动作用。

针对一些业内人士所持“大数据的应用往往会抑制文化、娱乐类产品生产的原创力”的观点,施水才持否定态度:“就像电脑的发明并没有消灭作家的灵感一样,大数据的出现并不影响原创力。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屡见不鲜,大数据对文创是非常有用的,只是不能绝对化而已。”

施水才认为,大数据不仅重视普遍性,也带来了个性化,它不仅没有抹杀原创力,更对其有推动作用。

施水才以美国Netflix制作的电视剧《纸牌屋》为例,“大数据通过分析用户在网上看视频的行为、评论等,做出投资决定,同时也决定故事构造、甄选男女演员等,由此可见,文娱界对大数据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预测票房准确率达80%

施水才认为,大数据背后是一个亿万级的市场,不管是产业界、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大数据生产和研究,“仅北京,关于大数据的会议最近就有十多场。

那么,大数据对于文创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此,施水才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大数据在对用户的洞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和拉动文化消费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首先针对用户洞察方面,施水才提到了大数据的预测作用。“网上有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是无法预测的,事实上大数据是可以预测很多东西,比如电影。”施水才说,其公司与合作伙伴一起预测了280部电影,票房准确率达到80%。

施水才用谷歌图书馆作为案例说明了大数据对于文化消费的拉动力。“我们用谷歌图书馆的数据分析了多年来的著作检索量,分析发现从上世纪30年代之后,无论是用英文还是中文检索中国著名作家,鲁迅都排第一位。”施水才说,谷歌图书馆的数据可以说是全球人类图书使用的一个缩影,“这个分析不仅可以计算历史,还可以清晰反映文化消费的状况。

已与重庆媒体展开合作

谈到重庆与大数据这一话题,施水才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拓尔思此次为文博会带来的产品就是基于网络大数据领域相关的应用类服务。他透露,实际上,公司已经与重庆地区的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开始了广泛的合作,而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媒体合作正是其重点之一。

比如,在与重庆报业集团的合作中,我们就负责提供大数据内容生产和平台监管服务,”施水才说,这项合作就是希望用大数据的技术理念,来优化报纸的生产流程,包括确定选题、发现热点、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个性化的广告投放等等,“以前这些是做不到的,大数据成为了媒体优化的利器。

在‘一带一路’战略当中,重庆也需要和其他城市构建信息共享和文化共享工程,我们认为精准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施水才说,希望通过此次文博会,拓尔思能够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大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