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聚焦“五个带动”破解精神贫困(《重庆扶贫专报》第47期)

29.06.2018  16:37

  为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巫溪县以“双扶”工作为抓手,紧扣“激志、强志、引志、育志、树志”五大主题,不断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舆论氛围,切实树立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社会导向,持续激发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用“造血”功能巩固“输血”成果,让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奋斗拔“穷根”、消贫困。

  一、政策带动“激志”,让贫困群众“会干”。依托各类宣传资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政策红利,增加脱贫攻坚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专题宣传做好政策普及。按照“群众点餐、大题小讲”原则,开展扶贫政策“微宣讲”100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启动县级媒体“两微、两报、一网、一台、一端”,并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刊播国家扶贫政策1200余期,受众总量超过50万人次。发放《政策清单》《明白卡》3万余张。二是媒体热线做好政策解答。开设“小燕子帮你问”“扶贫政策我知道”等扶贫知识问答专栏,累计解答群众疑惑1.4万余条(次)。撰写《建卡贫困户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等政策解读文章20余篇。针对农村政策宣传上的盲区和死角,把1000余名总管、村社干部、乡村贤达等群众熟悉的积极力量培育成为基层宣讲家,长期在群众身边宣讲政策法规、传递冷暖、解疑释惑。三是文艺下乡做好政策宣传。将扶贫政策融入《第一书记》《你是我的方向》《红路》等节目,在32个镇街巡回演出64场。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志愿行动和农科专家志愿者急诊室、科普大篷车进山村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免费提供农技培训、政策咨询、技术引进导等志愿服务。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中国梦、巴渝风、宁河情”送演出活动,为每个村送演出展览、讲座等文化服务5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

  二、项目带动“强志”,让贫困群众“想干”。按照“改补为奖、改补为借、改补为股、改补为投”原则,组织贫困群众全方面参与财政扶贫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一是参与项目选择。以村为单位,由驻村工作队负责,将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制成“政策项目菜单”,通过召开村党员干部会、群众院坝会,由群众自主选择申报发展项目,有关部门和帮扶责任人进行跟踪落实。二是参与项目实施。对到户到人的基础设施、增收产业、公共服务等扶贫项目,除专业技术人员外,鼓励本地贫困户采取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三是参与项目监督。筛选责任心强、懂技术贫困户作为扶贫项目实施的监督员,全程监督项目建设进程,协助把好质量关。四是参与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各个环节均邀请贫困户代表参与,并适时组织辖区贫困户参加现场观摩会,增加获得感。

  三、支部带动“引志”,让贫困群众“能干”。围绕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着力建强配优农村党支部。一是选优配强“领路人”。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标准,将1531名“能人型”“致富型”“示范型”年轻优秀人才纳入本土人才信息库,从中新选拔村“五职干部”220名,回引本土人才319名充实到村级班子,调整不胜任党组织书记59名。二是努力探索“致富路”。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心骨作用,农村党组织牵头成立资金互助社28个,党员领办农民合作组织156个,在11个村通过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完成112个村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工作,为125个贫困村各建成1座光伏电站,探索出石锣村“草根银行”、严家村“借兔还兔”、双柏村“借羊还羊”、黄羊村“送牛入托”等经验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规范运行“强服务”。协调资金2618万元对121个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设置“五室一厅”功能室,规范完善配套设施和上墙制度。开展“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服务1.1万人次,发放爱心包裹2100个。推广“群工系统”,坚持推行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累计代办服务事项2.3万余件,减少群众办事出行6万余次。

  四、帮扶带动“育志”,让贫困群众“要干”。各帮扶集团组织帮扶责任人,一对一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一是打好“感情牌”。要求9800名党员干部按照“65432”原则,与2.6万户贫困户“接穷亲”,每月深入贫困户家中,采取“家访谈话”“屋场院子会”等方式,面对面宣讲时政热点、扶贫政策,及时解决燃眉之急。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征集贫困户“微心愿”2000余个,引导社会爱心人士逐一认领圆梦。二是细算“增收帐”。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增收措施,重点算好致贫成因账、政策措施落实账、帮扶成效账等“三本台账”。三是培养“明白人”。要求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在当好帮扶户贴心人的同时,通过举办贫困家庭成员会、邻里座谈会、村民小组会等,做好贫困户思想教育工作。

  五、典型带动“树志”,让贫困群众“必干”。深入挖掘报道基层一线无私奉献、自主创业、不等不靠的典型人物案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是办活动造氛围。开展“真善美在巫溪”“知爱兴在巫溪”“人人都是巫溪形象”“认同感教育”等创建活动,引导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创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语、扇语、鼓语、手语等宣传语言,通过“道德讲堂”“135评书讲堂”“理论龙门阵”“扶贫大讲堂”等平台,举办各类讲评活动600余场次,受众达3万余人次。二是树榜样立典型。以“感动巫溪十大人物评选”“身边好人微访谈”“致富带头人”“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树立各类典型500余名,举办宣讲报告会100余场次。三是倡文明树新风。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遵规守序”习惯,自觉摒弃奢靡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和不赡养老人、虐待残疾人、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独居老人户”专项清理行动,用强硬措施督促后人履行赡养义务。组织“寻家风晒家风学家风”群众活动,发动群众提炼整理本族、本户家风家训,逐级评选“最美家风”。(根据巫溪县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