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临江门“修复回忆”40年 用手和时光对话
一张破损得不成样子的老照片,只需交给他,再拿回来时,就好像昨天才拍出来的。渝中区临江门附近有一家不起眼的相馆,不过7、8平方米。相馆里就一个人,64岁的高惕,40年来只做一件事:修复老照片。经他“妙手回春”的照片,他保守地估了个数,再怎么也得有上万张!
工具从手术刀毛笔再到电脑
高惕第一次好奇地趴上父亲的工作台张望时,只有7岁,还只能踮着脚尖才能够到。父亲高崇德,是当年重庆美术公司“四大天王”之一,整修组修照片的手艺远近闻名。老人家八十多岁时还戴着老光眼镜修照片。
“我还年幼时修复照片就很受欢迎。”高惕说,那时照相并不普及,因此照片损坏了都得拿去修复,有的则需修改尺寸用于工作。爸爸经常加班,高惕去公司等他下班,看他捣鼓那些不成样子的照片。爸爸背挺得很直,全神贯注盯着照片,一言不发,手不停来回移动。
那时都是手工修片,主要工具是类似手术刀的刮刀和毛笔。拿到一张旧照片,颜色过深的地方,用刀刮去,再用毛笔填色。有时去掉一条纹路都需要刮半小时。
年幼的高惕觉得修照片是件神奇的事情——明明又破又烂的照片,经过爸爸的手,又变得像新的一样。子承父业,高惕后来也开始学修复,22岁进入美术公司,接了父亲的班。
除了老照片修复,有的市民则希望为黑白照特别是结婚照上色。八十年代以前,照片以黑白为主,但对于结婚照来说就不太好看。
黑白照要变成彩色照,有个术语叫“吃黄”,先通过涂抹药水让照片变成黄色,再用棉花蘸上相应的油彩往人物身上抹去,比如脸是肉色,那就用黄加红色附上去,头发用黑色,再用毛笔把嘴唇加红,最后再整体调整,如同化妆一样。
后来美术公司渐渐没落,高惕索性办了停薪留职,在临江门开了个小店,专门修复老照片。最初还是手工修,一张照片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的普及,用上photoshop等修图软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张照片半小时、一小时就能修复好。高惕拼命自学,钻研电脑修复技术。
曾修复过一百多年前的照片
来高惕这里修复老照片的顾客,不少人都上了年纪。曾经相伴多年的老照片,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当而损坏,但却承载一段珍贵的记忆。
还有一种情况是搬了新家,准备在卧室挂张婚纱照。然而年轻时没有条件拍婚纱照,现在年纪大了,重新照一张又觉得不美,就把以前的照片翻出来,希望修复成一张全新的彩色婚纱照,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什么样的老照片高惕都见过。折叠得沟壑纵横,破损得千疮百孔,残缺得已快看不清楚人的相貌,以及五官缺失的,都有。“以前大家习惯把照片压在写字台玻璃下面,多年以后,变得潮湿,照片粘在了玻璃上,再用力一撕,便花得不成样子。”
几年前,曾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客户,拿着一张一百多年前的照片请求修复。那是一张家族照,庭院里正襟危坐了二十多个人,太爷爷太婆婆坐在中间。顾客指着照片里最年幼的娃娃说,你看,这都是我的爷爷!这样珍贵的照片,被锁在抽屉里平时舍不得拿出来,但重庆气候潮湿,依然会受潮、褪色,变得模糊不清。类似年代久远的照片,高惕见过好多回,照样从容、自信地修复出来,丝毫不损伤照片完整,还能提高清晰度。
他为每位客人建立了临时档案,修复出来的照片电子档,会在店里的电脑里留存三个月到半年。“要是人家拿回去后,就弄丢了怎么办,还能在我这里找回来。”在高惕看来,自己修复的已不仅仅是一张张照片,而是一段段承载着记忆的时光。
知名企业家为亡妻修复照片贴上墓碑
让高惕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位顾客,他连面都没见着。四五年前,重庆一位知名企业家,是上市公司老板,希望修复他前妻的一张照片。当然,企业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派了办公室主任送来照片。照片上的女人五十来岁,从衣着和照片老化程度推断可能是数十年前照的了。
她的脸偏侧面,而顾客希望能修成正面照。这个修复难度很大。然而,高惕听办公室主任讲,企业家前妻已去世多年,目前手里只有这一张照片,企业家希望修复后,做成烤瓷照片,贴到前妻的墓碑上,以表对她的深切怀念。他心头一暖,立即决定接下来,帮他这个忙。
高惕花了两天时间,在电脑上反复调整,四五次易稿,终于完成任务。据说那位企业家看到修复后的照片相当满意。实际支付的酬劳,远远超出了原本谈好的价格。
高惕也开心了好几天,不是因为丰厚的酬劳,而是为帮别人解决了难题,了却了一桩心愿。“帮别人找回逝去的回忆,这也是我做照片修复最大的乐趣。”
重新制作结婚照“骗”过伤心的母亲
今年春天,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和爱人匆匆赶来,带着哭腔请求高惕一定帮忙。原来,她父亲去世多年,母亲一人把她拉扯大。前段时间搬家,不慎把父母当年的结婚照弄丢了。母亲急坏了,茶不思饭不想,哭了好几回,责令她必须找回来。
“遗失的照片肯定是找不到了,但我妈患白内障,看东西不清楚,所以我想能不能重新做一张结婚照‘骗’过她。否则她不知道有多伤心……”那位女士带来的是唯一一张有父亲的集体照,以及母亲年轻时的单人照,请高惕把他俩“合”在一起。
高惕起初不太愿意接手。为啥?两张照片,一张是侧脸,一张是正面,眼神都不往一个地方瞧,放在一起怎么像结婚照? 但女士苦苦哀求,为了不让她以及老人家失望,高惕还是接了下来。他先把那位父亲的头像从集体照中“抠”出来,修复如新,又尝试了多个模板。
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的场景——在温馨的烛光,绿色植物的簇拥下,两人穿着婚礼服,朝着同一个方向,并排优雅地坐在一起。虽然高惕并不非常满意,认为作为结婚照,人物表情和动作有点生硬。那位女士看到效果后连连点头,“好好好!上面有他们俩就好,可以向妈妈交差了!”她带着这张重新组合后的父母“结婚照”,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也不知道老人家能否看出破绽,高惕心想,但作为寄托着一种怀念的回忆,但愿能让她感到安心。
老板有两个“怪癖”:不讲价不加班
上游记者去了相馆几趟,都吃了闭门羹。原来,高惕近来热衷于参加各种合唱团活动,每天都要忙着去公园或社区练歌、弹电子琴、拉二胡,修照片只能算是他的“业余爱好”。周末从不上班,平时也只在相馆呆2个小时。“来之前一定打个电话,确认我在店了再来。”他一再嘱咐。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他笑笑说,开店早已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仿佛有个情结,一天不来修复老照片,心里就不舒服。“说句高尚点的话,也需要有人做这个。虽然一般相馆都能修,但破损严重的,还只能拿到我这里,好多年轻人没办法应付。”
名气大了,连外地人都找到他,广州、成都、长沙,都有他的客人。如今相当便捷,翻拍后通过邮箱、微信发过来,他先报价,同意了就修,修好了再传回去。
高惕有个习惯,不喜欢顾客议价。他的收费方式有点特别:通常顾客拿着照片来,他就看着照片,一张一张报价。视修复的难易程度,价格不同。要是哪张价格顾客嫌贵了,他也不恼,就直接跳过这张。“修一张照片多少钱,我心里有数。顾客可以选择修或不修,反正我做这个也不是为了挣钱。”他再次强调。
这样的老板挺“拽”吧?可也不全这样。凡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上门修照片,高惕口报的价格,却自动降低,至少要打个七八折。“我做这个活儿,主要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普通退休职工一个月退休金也不多,我少收一些,不打紧,不吃亏。他们负担少一点,我也安心一点。”
把一张很破旧的照片修复如新,是高惕最快乐的时刻。让他颇为自豪地是,客人拿到修复后的照片,通常都要说三个以上的“谢谢”。“他们很多是找了七八家相馆,别人没办法修复的,才拿到我这里来。”相馆外摆摊的陈大爷也证实,从相馆走出来的客人,大多都笑容满面,轻松愉快。
高超手艺要凭“手感” 和照片人物对话
高惕不轻易收徒弟,因为他知道学这个非一日之功。“其他类似的比如设计、制图,可能一两年就能上手。而干这个,过三五年只能算初学者。”
他说,修复老照片,还真不是会电脑,懂美术基础就行。
首先要从画画开始学习,了解人面部骨骼、肌肉,以及光线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时产生的不同效果。如果不谙此道,可能会把脸修“肿”,变形,表情僵硬。“要把一张照片修好,没有多年经验和手感是不行的。”高惕举例说,如果照片上人物的面部肌肉“垮”了,那要往上“推”,同时,把握好光线的规律,让脸部看上去有光泽。如果做出来的脸是平的,没有肌肉感,就会显得很假。
他拿到一张老照片,先是仔细打量,把因破损造成的褶皱一点一点去掉,再来组织肌肉,微微调整人物的五官至协调,又要保持与原片一致,让照射过来的主光与副光符合自然规律,最后再调整色彩。
这也是一个跟照片人物对话的过程。高惕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