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你对一棵树好,它就会给你回报”
杨大可(左一)教果农嫁接果树
果农在杨大可(图右)指导下嫁接果树 受访者供图
18年前,他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开荒山种果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18年后,他实现了当年梦想,但仍在田野上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埋头苦干。
他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云阳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杨大可。
都市传媒记者 陈富勇
返乡创业种果树
3月中旬,走进云阳无量山,漫山遍野的杜鹃已汇成花海。花海之中,则是绿意盎然的果树,车厘子、无花果、八月瓜、水晶梨、蒙娜丽莎李……整座无量山绿色覆盖。
“你能想像18年前这里还一片荒芜的乱石山吗?”43岁的杨大可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大可农业公司已经在无量山开垦出3万多亩果园,种植了46种水果,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1999年,杨大可从四川大学应用电子专业毕业后,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和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无量山,承包288亩荒山荒地种梨创业。
在读大学时,看到成都郊区的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得好,杨大可就动了把这个模式复制到云阳的念头,“这样一来,就能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了”。
种果树既是一门力气活,也是一门技术活。白天他上山开荒除草,晚上抱着书本学习种植技术。住房还没修好时,他们只能在山上棚子里住宿。狐狸、松鼠、蛇等野生动物不时来访,炎热季节蚊子是常客。
一年后,梨园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到200亩。由于梨子品质好、甜度高,水果批发商上门收购,第三年果园收入近6万元,杨大可第一次尝到创业的甜头。
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你对一棵树好,它就会给你回报。”杨大可说,“无量山上每一棵果树都是绿色银行,让果农每年从中获得固定收益,这样的财富可谓是取之不竭。”
传统农业看天吃饭风险大,杨大可就着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园,树下种草,以草养羊,羊粪成为肥料。饲养蜜蜂为果树授粉,还可以收获高质量蜂蜜。采摘季果园向游人开放,色彩缤纷的水果和野生药材、蘑菇,让都市人享受大自然的丰富馈赠。一系列精细化管理让收入渠道多元化,即使碰到霜冻、冰雹天气或其他突发灾害,果园依然有稳定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005年,杨大可注册了无量山第一个品牌“大可牌”水晶梨,创建了云阳县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他毫无保留地把种植技术教给父老乡亲,以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的形式,与附近村民签订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专业合作社共有476户农户,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其中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70多户,部分家庭年收入20至30万元。
无量山有了名气,引得全国各地的果农都来找杨大可学习。因为品种落后,贵州省正安县左天银家的桃园一直亏损,杨大可根据当地条件,为他重新规划品种,把优良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到老树上,当年结果,一次性增收20万元。
采用这样因地制宜的方案,杨大可为全国76个果园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在做大产业的同时,也带领当地乡亲致富。
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0倍
现在的无量山,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90%以上农户住进了新房,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0倍。公路通到果园门口,光纤正在建设,电商平台支持充分,基础设施达到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村里走出去的中科院研究生也回来了,在树林里养锦鸡。村里4名大学生每人投资3万元开起了农家乐,去年夏天旅游旺季每人分红10多万元。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建筑商也打电话给杨大可,想回来投资,和他一起种果树……
去年,杨大可被推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他更是信心满满。回到重庆,杨大可又在云阳县高阳镇流转了1700多亩土地,进一步丰富果树种植的品种,打造一个集观花、采果、休闲、钓鱼、科普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基地,把产业做大做强,使更多乡亲们搭上增收致富的快车。
“今后当农民也是金饭碗。”杨大可说,18年的农村生活,让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切身感受。他说,开启绿色银行的钥匙,就掌握在有知识、有本领、有担当的年轻人手里,“只要你愿意,希望的田野上一定会点燃你灿烂的未来!”
链接: http://epaper.cqwb.com.cn/html/201803/27/node_004.html
(重庆晚报2018年03月2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