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0078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渝农复〔2016〕9号
市发展改革委:
现提出《关于促进渝东北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第0078号提案)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市政协区县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时参考。
一、关于“着力打造生态特色旅游”建议
目前全市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7个、中国美丽田园14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17个、示范乡镇17个、示范点115个。推出75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累计发展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000余个,高山扶贫纳凉村177个,农家乐2万余家。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19亿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近230亿元(次均200元),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50万人、农民脱贫致富30余万人。
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坚持“发掘中保护、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依托人文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类”“民俗农庄类”“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休闲运动类”“特色餐饮类”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农(林、渔)家乐、“森林人家”和科普示范基地、高山露营基地。鼓励开发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业基础配套,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风格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将集中打造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主体2000家,建设10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关于“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建议
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决策以来,各区县按照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深化结构调整,强化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了符合丘陵山区实际的农业格局。2015年全年七大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898亿元,同比增长15.1%。“十二五”时期,特色效益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10%。
下一步工作将坚持“链式开发、生态优质、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完善规划布局、深化产销融合、强化技术装备、加强基础配套等方面着力,推进柑橘、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七大百亿级产业链建设,力争综合产值增长10.8%。支持各区县发展1-3个区域性特色产业。鼓励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机构和品种结构,促进以粮、猪、菜为主导的传统供给结构向特色多元供给结构转变。不断强化资源整合,推进重点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更加注重良种化、标准化和绿色生态化,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品牌效应不同,分类推进品牌建设,重点培育公共品牌、壮大特色品牌、复兴传统品牌,特别要深挖巴渝传统农特产品、加工工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努力打造一批市级品牌农产品和国家级品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按照生产标准化,基地园区化、全程机械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以质量赢得市场、以规模满足市场、以品牌占领市场的目标。加快大数据建设,实施农村光纤村村通,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电商进乡村”行动,开展“移动互联网村”试点,提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力争网上销售达到150亿元。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3月4日
(联系人:马天太,联系电话:89133347,邮编:401121)
公开标志:主动公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7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