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下的湿地生态系统

04.11.2015  13:07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摄/郑亮

      五彩林泽与芒絮辉映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峡库区消落区湿地治理

      湿地公园里栖息的夜鹭

      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摄/赵伦德

      秀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是“地球之肾”,长江经济带的湿地,更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重庆现有湿地面积达20.72万公顷(未含水稻田68.2万公顷),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0.20万公顷,都市功能拓展区1.84万公顷,城市发展新区7.17万公顷,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9.16万公顷,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2.35万公顷。全市4大类湿地中,自然湿地占42.30%,人工湿地占57.70%;人工湿地主要以库塘为主,其中三峡水库面积最大,占重庆市湿地总面积的37.53%。这使得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湿地保护工作更是责任重大。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重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修复等。目前,全市相继建成1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23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7.35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35.49%。 
      1、突出责任使命 建设生态屏障 
      烟波浩淼中,开县汉丰湖颇有些水墨山水的意境。驻足湖边,静听风雨,偶有几只水鸟翩飞,在水天一色中,留下若有似无的痕迹…… 
      开县汉丰湖、九龙坡彩云湖、南岸迎龙湖、南川黎香湖……这些美景入画的湿地公园,如一粒粒珍珠点缀出重庆山水的灵动。更重要的是,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一个个湿地静默无言滋养着我们的家园。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近日出席在渝举办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曾表示,长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江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核心资本。作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命脉,湿地维系着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湿地保护责任重大。 
      据调查,我市共有湿地总面积20.72万公顷(未含水稻田68.2万公顷),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0.20万公顷,都市功能拓展区1.84万公顷,城市发展新区7.17万公顷,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9.16万公顷,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2.35万公顷。全市有湿地四大类,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77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2.30%,河流湿地8.73万公顷,湖泊湿地0.03万公顷,沼泽湿地0.01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11.95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57.70%。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这一目标,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能力等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治理和修复,实现了湿地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湿地,已然成为我市生态建设图景中一抹清新而雅致的色彩。 
      2、严守生态红线 保护“地球之肾” 
      守护“地球之肾”,“守得住”是第一要务。 
      2014年,我市发布《重庆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规划纲要(2014—2020年)》,《纲要》首次划定了湿地生态红线,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310万亩。 
      在保护过程中,林业部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落界成图”,即在拟定的《重庆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将生态红线划定的湿地面积全部细化到具体的地块上,使其成为各地综合考虑“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尺,做到湿地保护有据可依。 
      与此同时,建立起湿地保护体系,提升湿地保护能力。 
      自“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大了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开展了彩云湖、秀湖、皇华岛等18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建设了龙水湖、九曲河等5个市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达到2.44万公顷,建设了澎溪河、垫江长寿湖等12个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达到8.82万公顷。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7.35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35.49%。 
      这些保护区和公园的建立对重点及核心区域湿地形成了有效的保护,避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比如位于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交界处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原是一片被城市包围的臭水塘,现在已成为主城最大的生态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山清水秀的景观被誉为重庆主城桃花源”;位于重庆市璧山老城区与绿岛新区的秀湖公园,以先进的湿地景观处理技术为支撑,结合自然生态、巴渝人文,打造出更具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的城市名片。 
      据介绍,未来,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进一步完善《重庆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积极推动《重庆市湿地保护条例》立法工作,让湿地保护有法可依,让更多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3、实施科学修复 守住青山绿水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想实现妥帖的保护,还必须实施科学的修复,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生态功能。 
      “破坏容易,修复难。”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夏一平感叹。近年来,我市在加大湿地保护的同时,花大力气探索了湿地修复工作,为重庆守住了青山绿水。 
      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修复就是一个典型。 
      在对该保护区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林业部门探索出消落带湿地四级治理模式。即在第一级三峡库区水位175米以上,实施鸟类庇护林工程,通过改造低效林,引入利于鸟类筑巢的树种,实施全面封育。在第二级175米至165米区域实施林泽工程,栽植耐淹性较强的水松等10余种乔木,发挥稳固库岸、净化来水、优化景观的功能。在第三级165米至150米区域实施基塘工程,挖塘堆基,种植荷花、菱角等水生作物,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景观效益的有机融合。在第四级150米以下,则实施自然植物带生态保育工程,对该区域的植被采取近自然管理,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经过修复,澎溪河湿地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湿地内植物由原来的548种增加到现在的608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207种增加到227种。 
      以澎溪河为代表,“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市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约1.65亿元,先后对18块湿地开展了保护恢复建设,使湿地保护恢复面积达到1.5万公顷。 
      4、培育生态产业 催生经济效益 
      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在保护与修复中,通过对生态产业的培育,湿地也有了经济效益。 
      国家级重点湿地公园汉丰湖是我市著名的“候鸟驿站”。每年,中华秋沙鸭、飞鹭、白额雁等大批珍稀水鸟以及各种水禽来此越冬,数量多时高达上万只。每年冬季的几个月,这里都会成为全市观鸟爱好者和游客的一个重点关注点和旅游目的地。 
      瞄准这一“商机”,开县在汉丰湖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成功创建汉丰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仅冬季观鸟,开县就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开县是对湿地资源的“顺势而动”,巴南区二圣镇则是对湿地的“创新巧用”。 
        二圣镇邓家坝村,一个个绿油油的浮台漂浮在鱼塘边上,村民张德秀正在旁边掐着藤菜。 
      这样的“鱼菜共生”,利用人工搭建浮台种植水生蔬菜,通过蔬菜根须吸收水中富营养物质,既实现了蔬菜的保质保量,也达到了净化和改善池塘水质、减少鱼病发生及用药、提高鱼产量等目的。 
      据悉,目前,这一湿地“鱼菜共生”的模式已经被推广到九龙坡、大足、璧山、巴南、南川、涪陵等32个区县。5年时间,重庆“鱼菜共生”湿地总面积达到17.8万亩,实现产值25.3亿元。 
      不仅如此,我市一些地方还通过对湿地的保护,发展起了绿色种植加工业。比如石柱就通过对湿地的保护,发展起了对环境要求颇高的莼菜种植。黄水、冷水等6个乡镇种植莼菜面积超过1.3万亩,产量1.3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莼菜生产出口基地。
      (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林业局提供)

      链接: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5-11/04/008/content_114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