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聚集高端功能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谋划“核聚变”
重庆日报消息,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对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提出了“强核提能级”的新要求。中心城区如何加快集聚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做靓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月13日,重庆日报邀请到7位嘉宾,来看他们解析中心城区怎样加快聚集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等“硬核”功能,实现能级跃升。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基本情况
规划范围
包括原主城9区,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
自然条件
从自然本底看,中心城区独具山水分隔的山地城市特点,具备天然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条件。
功能定位
中心城区要围绕“强核提能级”,加快集聚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做靓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空间规划
组团式发展,不“摊大饼”,提升整体发展能级,形成高质量的极核、硬核。建设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五个板块各具主题形成名片,同时兼容兼顾多元发展,避免单一化雷同发展。
嘉宾
大渡口区委书记 王俊
沙坪坝区委书记 江涛
九龙坡区委书记 周勇
北碚区委书记 周旭
渝北区委书记 唐川
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志杰
巴南区委副书记、区长 何友生
大渡口
加快自身发展 服务“强核提能级”
王俊
市委、市政府对建设主城都市区作出部署,着力在互联互通、兴业兴城、共建共享、宜居宜游上加大工作力度。大渡口作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是我市唯一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区,既面临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担负着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中心城区职责。
我们将以产业培育、互联互通、文旅融合等为重点,在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上狠下功夫,着力推进产业兴城、生态兴城、人文兴城,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努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加快自身发展,服务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
市委、市政府明确,中心城区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我们将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主动融入全市“芯屏器核网”,一手抓“补链成群”,推动形成一产业一龙头一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手抓“老树发新枝”,着力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延长产业链条,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存量变增量、增量变存量,产业发展逐步由“重”变“轻”、由“轻”变“好”。
高品质建设钓鱼嘴音乐半岛
做靓人文之城名片
在打造人文之城方面,我们将结合全市“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依托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总体发展,突出钓鱼嘴音乐半岛建设重点,坚持以点带面,做靓大渡口人文之城名片。
一是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原则。突出湾区自然生态功能,通过产业赋能,带动滨江片区产业再造、功能转型,成为主城都市区南部片区人文艺术的展示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带。
二是坚持重大功能项目引领。高品质建设钓鱼嘴音乐半岛,全力推动长江音乐厅为核心的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
三是坚持产城融合筑牢发展基础。深化与四川音乐学院、北京摩登天空等本地音乐艺术院校和知名机构的合作,打造西部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在原重钢厂片区,以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为核心带动,发展艺术文化会展的相关产业,形成文创产业园区。
四是坚持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品质。将文化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江文旅品牌。同时,深入挖掘和传承工业文化资源,打造西南工业文创城,让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魅力。
融入主城都市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发挥中心城区南大门作用
融入主城都市区发展,交通是大渡口区必须突破的短板和瓶颈。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善交通路网,加快推动骨干路网、出区通道建设,融入主城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好体现大渡口中心城区南大门作用。
我们将深化与九龙坡、巴南、江津等南部片区联动发展,合力推进大滨路九滨路连接道、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白居寺长江大桥、陶家隧道等通道建设,全力助推成渝铁路中心城区至江津段改造,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江跳线建设,打通中心城区南北滨江片区通道、提高东西片区畅联水平。
同时,着眼进一步畅通区域交通内循环,完善“七纵七横”骨干路网,加快节点性道路工程建设,启动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
沙坪坝
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
江涛
市委、市政府在西部槽谷战略布局西部(重庆)科学城,给沙坪坝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我们将发挥16所高校和300余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集聚优势,全力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
做大创新平台发展新兴产业
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我们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大创新平台。联手重大、重师等高校,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构筑科技成果研发平台;按第四代工业园区标准,建好青凤高科产业园,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二是优化创新生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标准,一手完善金融、人才、服务等政策软环境;一手提升交通、楼宇、生态等城市硬环境。三是发展新兴产业。既着力提档升级汽车、装备等传统产业,同时努力壮大以“芯核器网服”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主战场,沙坪坝也将强化全局意识、机遇意识,加快建设开放高地、文化名城、美丽都市,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贡献沙区力量。
拓展通道和平台 培育壮大开放经济
沙坪坝区拥有铁路口岸、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我们率先开通了中欧班列(渝新欧),率先融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城市”,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城。
一是拓展开放通道。完善铁公水空四式联运、东西南北四向齐发的通道体系。
二是提升开放平台。推动行政、教育、医疗等资源向物流城覆盖,整合优化药品、肉类、粮食、整车等口岸功能,让海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在物流城聚集。
三是壮大开放经济。目前,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驻物流城,带动聚集了2700余家各类市场主体。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现代物流、口岸贸易、供应链金融这三大重点,持续做大做强口岸产业集群。
传承和利用文化资源提升人文品质
我们将秉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推动文旅融合,做靓“文化名城”这张名片。重点要保护好历史遗址,传承好历史文脉。
一方面,我们将传承好历史文脉,加强历史遗存、文化原点的保护利用,抓好特钢厂等工业遗迹的研究保护开发,将文化符号、地域符号融入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各领域,以文化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另一方面,我们将打造好磁器口等特色景区,加快实施“两江四岸”、磁童路步行街改造、磁器口后街、金碧正街等项目,打造“最红岩”杨家山片区、“最巴渝”马鞍山片区、“最文艺”凤凰山片区、“最创意”金碧山片区、“最国际”特钢厂片区,将磁器口打造成5A级景区。
同时,我们还将有机整合重庆文旅城、四川美术学院、歌乐山森林公园、红岩景区、磁器口古镇等资源,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一些新的网红景点。比如最近,我们就修缮提升了老铁路山城步道,新生的川外小铁路唤醒不少市民对老重庆的回忆,吸引了许多市民朋友前来打卡。
九龙坡
努力造就“五个一”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勇打头阵
周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建设和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给九龙坡区带来了产业集聚、开发突进、品质提升、文旅融合、生态优化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积极效应。我们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两点”定位中找准方位,在“两地”“两高”目标中谋划愿景,在发挥“三个作用”中探索新路子,把住“五个一”战略重点,努力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勇打头阵、多作贡献。
再造一个九龙工业:
在西彭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
九龙坡将用好双城经济圈产业集聚效应,紧跟川渝两地产业优化布局、协同发展步伐,以中铝高端制造项目集中布局为契机,全力在西彭工业园区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立足高端化定位,突出轻量化特色,推进智能化制造,实现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中铝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新增产值1500亿元,建成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实现“再造一个九龙工业、再造一个高新园区”目标。
建造一座现代新城:
兴建科学城陶家城市组团
九龙坡将用好双城经济圈开发突进效应,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发展定位,坚持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技人文融合,与江津双福新区统筹规划、联动建设,高标准建造10平方公里、辐射100万人口的陶家城市组团,构筑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新城。具体实施路径一是按照“公园城市”理念打造生态新城,二是按照“智慧城市”理念打造智慧新城,三是按照“人文城市”理念打造魅力新城。
锻造一个智慧商圈:
构筑杨家坪商圈升级版
九龙坡将用好双城经济圈品质提升效应,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双核”城市品质大提升重要契机,全力锻造杨家坪新商圈,引领带动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提升百年工业城品质品位。有机化更新推进商圈空间拓展,加快建设1平方公里多的杨家坪广大新天地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实现杨家坪商圈与万象城区域、中迪广场周边街区的融合连片,形成核心区域约3平方公里的主城最大商圈。同时,以智能化改造推进商圈设施再造,以数字化特色推进商圈业态升级。
塑造一个美术半岛:
扮靓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九龙美术半岛
九龙坡将用好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效应,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建设,落实好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任务,把九龙美术半岛打造成主城区“两江四岸”闪光地带。一是凸显山脉岸脉绿脉,提升“美术+生态”颜值;二是兴建重庆美术公园,提升“美术+文化”气质;三是培育壮大艺术产业,提升“美术+经济”价值。
打造一大生态景区:
把中梁山升华为天下名山
九龙坡将用好双城经济圈生态优化效应,在川渝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主动担当作为,把落实“四山”保护任务、守护好中梁山生态资源作为九龙坡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打造中梁山生态景区。具体来讲,我们将在山上就势打造“中梁山花博园”,依山腰提质打造“重庆中温泉”,在山洞整体打造“中梁山地心九龙”,于山下升级打造“重庆动物园”,临山脚整合打造“华岩寺景区”。
北碚
着力打造“四地一枢纽” 与四川绵阳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周旭
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既给我们带来重大机遇,也赋予我们更大责任。北碚区是主城向北向西发展交汇的主战场、成渝“双核”相向发展的对接带,具有两江新区、高新区、自贸区“三区叠加”优势,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厚重、科教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有可为。我们将抢抓机遇、借势借力,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市发展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
“四地一枢纽”协同发力
我们着力打造的“四地一枢纽”包括这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打造南下东进、西拓北联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抢抓“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建设机遇,坚持四向发力拓展大通道,争取高起点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站,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增强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打造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依托水土高新园“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优势,以蔡家智慧新城、高新区歇马拓展园为主阵地,强化中国四联等骨干企业示范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挥京东方等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升产业质效和竞争力。
三是打造产学研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协同创新高地。抢抓“新基建”机遇,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一院三中心”,加快建设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产业生态园,推进“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推动北碚、绵阳两地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四是打造服务效能高、营商环境优的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扎实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建设,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企业“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两项培育计划,精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办好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合作峰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是打造城乡共美、文旅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福地。发挥山水资源禀赋优势,做好缙云山整治提升大文章,高标准建设嘉陵江岸滨水空间,有序实施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区扩容提质,布局推进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百馆之城”系列场馆、滨江休闲带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公园城区,建设美丽乡村,深化文旅融合,努力把北碚建成“处处是风景、全城可休闲”的全域旅游大景区。
携手四川绵阳打造川渝地区合作典范
北碚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巴蜀千载情,碚绵一家亲,近期,我们也与四川省绵阳市开展了密集的互动与合作。
具体来说,绵阳与北碚,山水颜值高,人文气质好,两地在资源禀赋、历史渊源、战略区位、科教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既有相似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优势。
我们双方的牵手,是天时地利人和,两地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最近1个月时间里,我们缔结了友好城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八大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达成44项具体合作事项,按下了携手共进、并肩同行的“快进键”。
今年,我们将围绕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等10个重点方面,推动两地重大战略协同、产业发展联动、资源融合共享,携手打造川渝地区合作的典范。
渝北
唐川
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抓手。我们倍增信心、倍添干劲!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渝北区将围绕“四区”发展定位精准发力,加快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农村发展“双十万工程”,在做大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全局。
谋划提出“四区”发展定位
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渝北区对标重庆建设“两中心两地”目标,紧扣提升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服务能级,谋划提出了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引领区、内陆开放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的“四区”发展定位。
一是紧扣主城都市区建设“产业升级引领区”,着眼传统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固本开新求变、补链强链成群,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二是紧扣主城都市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发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创新生态圈优势,抓好中新示范项目合作通信领域示范点建设,着力在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协同创新引领区。三是紧扣主城都市区建设“改革开放试验田”,强化江北机场和重庆北站等枢纽功能,加快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联动,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进优出,打造内陆开放先行区。四是紧扣主城都市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产、以产聚人,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
“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渝北高质量发展
有产才会有城,兴城首先要兴业。渝北区位交通和发展基础较好,我们聚焦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在巩固提升汽摩等现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正在聚力发展智能终端、现代消费走廊、两江国际商务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航空物流“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五个新培育的产业,已经开始成为渝北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将成为渝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OPPO等龙头企业,抓好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招商。加快机场南端临空消费中心建设,盘活近百万平方米低效闲置工业厂房,转型发展康养、文创等新业态新消费。建好中粮大悦城、新城吾悦广场、洲际国际会议中心等商业综合体,抓好中新合作通信领域示范点建设,联合江北机场、保税港区建设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
推进农村发展“双十万工程”
渝北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按照主城都市区建设具体方案中“宜居宜游”的要求,我们要打好生态这张牌。渝北区有500多平方公里的“四山”保护区,我们围绕创建全国“两山”基地,在城区,通过“增绿添园”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在农村,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信息化、品牌化、景观化“七化”驱动,创新实施“双十万工程”,新栽种10万亩生态林、10万亩经果林,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让农民增收。目前,已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4.7万亩,规模化种植近10万亩。到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可达到55%以上,让主城都市区北部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更加秀丽。
两江新区
提升高端产业能级 聚集全球高端资源 加速“领跑”西部开放开发
王志杰
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开辟了新战场、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使命、交予了新任务,对两江新区而言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和“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强化“领跑”西部开放开发的担当,对标落实主城都市区及北部片区“智慧之城”的定位要求,积极融入和坚定有力推动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体现国家级新区的政治站位和担当作为,重点做好“4个打造和提升”重点工作:
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提升高端高质高新产业能级
两江新区最大优势和竞争力在产业,最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在产业。我们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大健康、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以“三线”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提升聚集和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开放能级
开放是两江新区的文化基因,两江新区是全市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战略性平台。我们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承载区建设,加快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江北嘴金融中心、悦来会展城四大开放平台能级提升,着力建设联通全球的开放平台,营造国际一流的开放环境,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在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上走在西部前列,努力成为全市扩大开放排头兵。
全力打造重庆智慧之城
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创新能级
智慧是两江新区的别样风景,两江新区打造重庆智慧之城具有良好基础和显著优势。两江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政策优势,推动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智慧公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智慧科技创新平台功能提升,推动水土、龙盛、保税港等片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集群集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应用示范。努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应用区,努力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
全力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提升互联互通的服务能级
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交通互联互通。我们将推动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在“外联”和“内畅”上双管齐下,促进多向多式互联互通,重点是内外路网连接联通、信息网络共建共享、区域板块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主城都市区全域、“两群”和“1小时通勤圈”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以推动“四向”连接,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东向”联动长寿经开区、涪陵综保区、垫江、梁平,带动“两群”协同发展;“西向”联动高新区,与渝西及天府新区协同发展;“南向”联动广阳岛、经开区、南彭公路物流基地,打造东部槽谷产业带;“北向”联动川东北地区,打造川渝产业协同合作示范区。
巴南
在兴业兴城基础上培育新动能
何友生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巴南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幅员面积最大的区,地域覆盖生态之城、人文之城两个规划片区。接下来,巴南区将深入贯彻落实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兴业兴城基础上培育新动能,实现新作为。
培育五大产业集群
在兴业兴城方面,围绕提升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服务能级,我们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军民融合、“数智”产业、生态创新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是以南彭公路物流基地为载体,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完善仓储物流、加工生产、国际贸易等完整产业链,形成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打造西部地区国际公路综合物流枢纽。
二是以重庆国际生物城为载体,在3—5年内打造成为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三是与兵装集团合作共建大江科创城,培育千亿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四是延伸大数据、智能化、5G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数智”产业集群。
五是加快“惠民—忠兴”片区2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培育形成千亿级生态创新产业集群。
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之地
巴南区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中国温泉之乡”两张名片,巴南拥有全市49%的温泉资源,东有东温泉,南有南温泉。巴南还有另一张“国”字号名片,那就是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市委、市政府推进“一区两群”布局,为巴南彰显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禀赋,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之地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城市提升。以巴滨路亲水生态滨江路为轴线,全面提升滨江城区品质;按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庆高职城、重庆国际生物城、“鹿角—界石—南彭”片区的南部新城和“惠民—忠兴”智慧总部新城。
二是抓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景、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推动美丽小镇、美丽乡村、都市田园建设,保护和修复古镇、传统村落和优秀传统建筑,让巴南成为“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休闲福地。
三是抓好生态建设。保护好自然生态是我区重中之重的任务,保护好境内96座水库、48条河流,精心修复巴南60余公里长江黄金水岸,探索中坝岛、桃花岛等“四岛”生态保护开发,推进花溪河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项目建设。
融入重庆“米”字型高铁网
在互联互通方面,巴南区与中心城区、主城新区共计10个区相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巴南区将积极融入重庆“米”字型高铁网:向南推进渝贵、渝湘高铁建设,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依托渝万高铁,畅通直达京津冀地区快速通道;向东提速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串连沿江高铁和长江水运航线,连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向西依托成渝、渝昆高铁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接下来,我们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全市高铁、轨道、高速公路的布局,全力做好各项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工作;二是快速推进白居寺长江大桥、渝南大道D段工程、燕尾山隧道工程,完善与主城新区的连接通道;三是全面打造区内的断头道路,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记者 郭晓静 张莎 黄乔 杨铌紫 崔曜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苏思、龙帆摄
原标题:加快聚集高端功能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谋划“核聚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