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妆品用到住院?别笑,重庆去年就发生了四例
7月12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18年全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2018年重庆市共收到4396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同期增长8.78%。
不良反应报告数比2017年增长8.78%
据了解,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体系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区县市场监管局和监测哨点三级组成,384家监测哨点覆盖全部区县。
今年4月,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遴选确定了重医附一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重医永川医院、市六院、市九院、黔江中心医院等7家医疗机械为我市首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基地。
据介绍,所谓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比如毛发、指甲等的病变,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而口服、注射,都不属于化妆品。
而据重庆市中医院专家介绍,此前也有人使用化妆品出现黑色素细胞脱失,形成类似白殿风的改变。美甲引起的损害,就包括指甲碎裂、出现白甲。
2018年,全市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4396例,严重报告4例,患者进行了住院治疗,其余均为一般报告。与2017年度报告数相比,2018年增长了8.78%。报告来源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共有3684例,占83.80%;其次是经营企业,共有339例;个人有330例;生产企业有2例。
不良反应报告中 护肤类占到了86.48%
这些不良反应报告中,从消费人群看,女性占94.45%,20-50岁年龄段占64.74%,女性、中青年人仍是化妆品消费的主要群体。
从所涉化妆品类别看,以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为主,占87.67%,其中,护肤类占86.48%,其次为美容修饰类和发用类;使用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占12.33%,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防晒类、祛斑类和染发类。
从购入渠道看,产品来源以商场、网购为主,分别占29.09%、27.34%,其中,网购来源报告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接近商场来源报告的占比。
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看,初步诊断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主,占85.93%;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占81.64%,其次为头皮和颈部;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灼热感、紧绷感等。
发生不良反应时 应带上使用过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及时就诊
据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导致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除了化妆品可能含有酒精、香精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等成分,皮肤对配方中某种成分或成分组合过敏外,也有可能是因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使用了不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此外,使用了过期产品或使用方法不当等也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因此,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消费者选购化妆品前,在选择化妆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配方中是否含有自身皮肤过敏的成分。如果发生疑似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皮肤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带上使用过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及时到医院就诊。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网购化妆品要选择正规合法的电商平台,仔细查询产品标签和资质证明,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存电子购物凭证。此外,化妆品不是药品,起不到治疗皮肤病的作用,不要对产品有超出化妆品范畴的功效期许,更不要相信虚假夸大宣传。
防晒产品不是SPF值越大越好 儿童防晒要选专用产品
对于防晒产品,市中医院皮肤科专家称,购买防晒产品并不是SPF值越大、PA“+”越多就越好,虽然SPF值越大、PA“+”越多的产品防晒效果越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添加的防晒剂含量越高或成分越复杂,过度使用会加重皮肤的负担,甚至还可能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比如春季、秋季、冬季,或紫外线不强时,SPF只要15+左右的就可以了;夏天或在海边,可以选择50+的防晒产品。”该专家称,小朋友也要注意防晒,“选择儿童专属的防晒产品,并在使用后,用儿童专用沐浴露进行清洁。”
敏感皮肤人群或有防晒霜过敏史的消费者,在使用新产品前,最好在手臂内侧或耳根处试涂一下,72小时后皮肤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再正常使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