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北碚 主城生态屏障 中国森林氧吧

06.11.2015  17:29

      缙云山全景

      萌娃争当“护绿使者

      北碚区北温泉街道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摄/秦廷富

      北碚区金槐基地全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歇马镇虎头山生态农业公园

      北碚红豆杉一景

      中国花木之乡——静观花木基地

      今年10月10日,在中国森林旅游节暨生态休闲产业博览会上,北碚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上百个参评地区中脱颖而出,荣膺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北碚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立区战略,积极倡导“北碚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生态是立区之本、林业是生态之本”等理念,始终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 
      北碚位于都市功能拓展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适时制定了北碚区“五区四带”的发展战略,严格落实“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要求,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狠抓造林绿化、发展苗木花卉等有效措施,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主城生态屏障。
      保护存量
      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金山银山
      缙云山、中梁山、金刀峡和龙王山这4座山脉,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北碚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将其划定为“四带”,作为承担主城生态屏障功能的关键,列为森林资源管护的重点区域。
      10月17日是个星期天,护林员陈伟例行巡逻,来到位于金刀峡镇境内的守卡点。他仔细检查了林区安全情况、守卡点消防设施后,认真填写了检查记录,之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守卡点……作为茅庵林场叶汉坪管护站的护林员,陈伟每天都要巡逻林区周围的16个守卡点,往返上百公里。长年累月,尽心尽力,风雨无阻,寒暑如一。“全年无休、全天在岗”,这是他工作的常态。
      实际上,这也是北碚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常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不仅是森林防护人员肩负的责任,也是北碚区的责任和共识。
      在旅游地产如火如荼的今天,不少地方对森林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但北碚区不仅没有破坏,而且在原有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先后设立了小三峡自然保护区、茅庵自然保护区、金刀峡自然保护区3个区级自然保护区,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目前,北碚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区国土面积的14%,每个自然保护区都设有多个森林管护站,涉林镇街均在林区周围设立守卡点,这样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了严密的森林保护网络。 
        同时,北碚区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总体规划》,改善全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其中建设“45公里森林防火通道”纳入2015年度民生实事建设规划;各涉林镇街、单位建立了5000余人的专兼职义务扑火队伍,并由消防支队提供专业防火、救火培训,大大加强了森林防火能力。多年来,北碚区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55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为更加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北碚区还把城市森林绿地划分为禁建区和控建区。禁建区严禁任何建设活动,实行强制性管理,严禁非法征占用,自然保护区内除危房改造、健身步道、防火通道等项目外,严禁其他建设项目;控建区搞建设要经过严格审批,占用森林绿地后要异地补齐,确保城市森林绿地面积只增不降。
      提升增量 
        造林绿化打造生态屏障
      “让市民推窗可见绿,城中处处可见林,是我们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北碚区绿委办负责人说。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碚区在加大“四带”森林资源管护力度的同时,积极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大力推进城市森林氧吧建设。截至目前,北碚区陆续新建或改造马鞍溪湿地公园、蔡家中央森林公园、体育公园等大批城市公园,不同规模的城市公园数量达到23个,总面积达770余万平方米。通过新建或拆违建绿的方式,建成33个社区公园,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实施屋顶绿化面积4万余平方米,立体绿化3万余平方米,道路绿化80万平方米。通过这些举措,北碚区逐步构建起“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内有园、街街有景”和“大绿带、小组团”的宏观绿化系统格局,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北碚区还采取了矿山植被恢复、农田林网绿化、水系绿化、庭院绿化、村庄绿化、高速路(公路)景观绿化、石漠化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天府镇地处中梁山脉,早年的天府矿务局就位于该镇。区域范围内煤矿众多,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开山采石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破坏。近年来,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北碚区相继关停了煤矿14家,并禁止了挖山采石行为。通过实施速丰林建设、城周屏障绿化、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种植核桃、桑树、银杏、刺槐等生态和经济树种,实施造林2万亩,天府镇石漠化情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几年来,北碚共完成营造林22.9万亩。目前,北碚区林地总面积5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7%,已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是我市唯一的全国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化示范区。
      激活资源
      让“活树”变“活钱”促民增收致富
      “经过6年的努力,我们已建成了重庆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北碚区知名民营企业家潘先文满怀信心地说。他们投入3亿多元,在三圣镇青峰山上建成了近1万亩的红豆杉种植基地,通过支付流转费和务工费,带动近100户农户增收致富。
      2006年“8•30”大火使三圣镇青峰山的森林焚毁严重,北碚区林业部门对当地进行了绿化修复。但是单纯的修复植被不仅投入巨大,见效周期长,对周围农户也帮助不大。于是北碚区政府转变思路,引入企业资金,结合产业造林,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09年9月以来,碚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林地流转,在荒山荒地和火烧迹地上累计投资3.2亿元,建起了红豆杉种植基地。目前,红豆杉种植基地种植面积8000亩,到2016年将超过10000亩。修复植被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可制成抗癌药物,其价格高达1公斤100多万元,因此长期开发其经济效益也难以估量。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走绿色致富之路,这是北碚区的另一大亮点。
      北碚有500多年的花木种植历史,是川派盆景艺术发源地,目前全区花木种植面积6.8万亩,品种1030余个。其中,静观镇更是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是我国蜡梅栽培时间最早、栽植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多的地区之一。
      作为全国的蜡梅重镇,静观镇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届蜡梅文化旅游活动。在节会期间,市民们不仅能尽情赏花,还能购买到蜡梅盆景、有机蔬菜、蜡梅手工皂等各类特产,品尝刨猪汤、静观烤兔等原生态美食。静观镇也由此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科技—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格局,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蜡梅特色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林权改革,建立有效的保护、发展模式,在已有的金槐、红豆杉、核桃、蜡梅、脆红李、花木6个万亩产业基地基础上,坚守生态红线,发展林业产业。”北碚区林业局负责人说。
      如今,随着林业产业的大幅增长,北碚的生态旅游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1-9月,全区接待游客7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4亿元。到北碚“森呼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节假日休闲旅游方式。

      链接: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5-11/05/009/content_114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