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第一,坚持 “ 一个转变 ” 。即师生 “ 观念信息化 ” 转变。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以学生为主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良好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质量。
第二,实现 “ 两个整合 ” 。一是 整合组织机构。简化业务流程,实现教委工作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办公;建立教委机关规模控制的有效约束机制,实现统一规划和部署。 二是 整合现有教育网络平台。消灭“信息孤岛”,把各类教育平台统一到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将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化、公用化、可量化。
第三,落实 “ 三项行动 ” 。一是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录播教室功能,不断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运用微课、MO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展个性化、交互式教学,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与多元学习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 二是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到2020年,改造75-80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建设100间中小学多媒体智能录播教室;配置200间、更新改造400间教室多媒体教学终端设备,完成所有中小学校校园网标准化改造;开发紧缺课程数字资源75节。 三是 师生信息化素养与应用能力提升行动。形成专业培训与融合应用相衔接的信息技术应用定期培训机制。加强区、校两级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力争在2020年实现全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四,搭建四个平台。一是大渡口区教育督导平台。 学校将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行为等各类信息通过平台上报。区教委对信息选择、整理、分析后,适时向社会公布,满足社会、学校对教育资讯互动的需求,并正确导向对社会舆论与评价。 二是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平台。 利用平台进行各种问卷调查、网上监测,实施区教育信息大数据采样,为各类督导、评估、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类分析提供量化依据。 三是教育信息管理与查询平台。 利用平台对全区教育管理、教学行为进行大数据采样,内容包含师生与学校信息、教育管理信息、教育教学行为信息。数据用于生成实时统计分析图表,实时预览全区教师分配、资金投入分配、教学房舍分布、学生流向分布等资源配置情况。 四是网上课堂平台。 平台用于辅助教学和师生、家校交流互动。以解决学生、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培训需求,师生、家校教育信息交流互动,网上课堂的数据采集等问题。同时,也为教育调研分析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