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创新三大举措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12.06.2016  21:26

 

一是构建“家长式”关爱模式。 以区教委、区妇联、区关工委为责任单位,建立2个“关爱留守儿童会所”、 30所“留守儿童假期学校”、112个“留守儿童之家”、162间亲情室;举办“暑期读书”活动,组织6800名志愿者做留守儿童的“知心哥哥(姐姐)”,对其进行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和心理疏导;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成立“重庆市家庭教育流动学校讲师团江津分团”,开设各类家庭教育知识讲座2300余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截至目前,江津区共有以“教师、‘五老’、志愿者”为主体的代理家长3.51万人,实现代理家长全覆盖。

二是实施“三个三”关爱工程。 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教师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做到知情。“三多”:教师多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多开展集体活动、多家访。“三沟通”:留守儿童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与监护人(代理家长)沟通。目前,江津区学校共有心理咨询室109个、亲情电话648部、视频聊天电脑1650台,设立了1235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专线和维权热线,每个农村学校都开设有亲情热线和师长热线。

三是创设“活动型”关爱载体。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连心行动、家访行动、安全行动”四大行动。其中,近年来通过新春关爱活动征集并实现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新年愿望5800余个。开展公民办“手拉手”帮扶活动和打造优质特色民办园活动,57所幼儿园参与这两项活动,保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其中在“山里孩子有梦想”活动中,市委书记孙政才给江津区嘉平学校初15级1班的同学回信,肯定了江津区“梦想课堂”主题班会活动,并鼓励同学们“真正做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重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