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破案千余起 重庆大足公安局有个“抓贼奔”
在重庆大足区公安局,今年31岁的刑侦民警刘奔,3年时间前后破获各类案件136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3人,被同事们唤作“抓贼奔”。刘奔破案的秘诀在哪里?因为他的视频处理技术和自主研发的APP,能让嫌疑人无处遁形。
大学时就喜欢“多管闲事”抓小偷
和很多刑侦一线的民警相比,刘奔实在太过斯文、瘦小。要制服嫌疑人,让人感觉难度有点大。但其实,刘奔就偏爱“多管闲事”,从中学时期起就和同学自发建立起反扒小队。
“小孩子对警察的印象都是抓小偷,我也不例外。”刘奔说,他爱抓扒手就是因为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当警察。高中时,他和同学放学后跑到学校门口去抓小偷,只要看见有年纪不大的小孩摸包得手,他们就凭着体力和速度把小孩抓住,送到当时的三峡广场派出所。
2010年,刘奔终于如愿以偿,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大足区公安局,成为了一名交巡警。下班后,他却常常穿着交巡警制服往刑侦支队跑,向前辈们请教如何抓扒手。学习之后,他又故意绕远路回家,去背街小巷实践抓扒技能。
翻开他的小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如何识别小偷的经验总结:“偷摩托,上车后会习惯性左右摆弄方向盘;偷钱包,眼神飘浮,习惯看人背包……”据统计,刘奔在交巡警一年的时间里,就抓获了现行犯5名,这数量甚至超过了有的刑侦民警。
自学图像处理 让模糊视频变清晰
2012年12月,刘奔正式成为一名刑侦民警。工作的调动,让刘奔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说:“刑侦工作专业性太强,而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工作开展起来有些困难。”而这名看似业余的刑侦民警通过自学竟掌握了一项核心技能。
2013年11月15日,大足城区连续发生多起盗窃车内物品案件。其中香山美地小区保安提供了一段小区后门的监控视频。监控视频显示,两名嫌疑人驾驶一辆汽车,在现场来回兜圈,十分可疑。然而受监控视频画质及作案车辆车牌上敷有泥物,导致核心线索无法看清。
正当大家为这重要线索感到可惜时,爱看侦探电影的刘奔突然想起电影《飓风营救》中男主角通过处理视频截图提高清晰度,最终确定了核心线索的场景。刘奔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电影来源于现实,那么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门技术呢?
于是,从那天起,刘奔便开始利用互联网游览各大网站、论坛,并利用优异的英语知识专研各类图片处理软件,通过1个星期的摸索,这名门外汉竟然真的掌 握了电影里的视频处理技术,将原本模糊的画面处理成高清图,并最终确定了关键线索,将该盗窃团伙8名成员一网打尽,破获案件80余起。
开发手机应用 让全城监控无时差
虽然是个文科男,自从钻研上视频监控后,刘奔就停不下来了。2015年1月20日,大足城区多次发生基站电池被偷案件,大足区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而刘奔则负责视频监控。
在通过不同的监控摄像头追踪嫌疑车辆的行踪时,刘奔发现根据时间节点查找,怎么都找不到嫌疑车辆。
车子怎么可能凭空消失?刘奔开始转变思路:汽车不见了,会不会是时间不对?于是,他对比了两个视频摄像头的时间差,最后发现原来是探头的时间校正不准,竟相差了5分钟。而就是这5分钟,让嫌疑人车辆凭空消失了。
案件很快就顺利地破了,可事儿还没有结束。刘奔心想,视频探头少,挨个校正时间倒是不难,可要是遇见有上百个视频,上千个小时的视频怎么办呢?难道也挨个校正?为此,刘奔想到每张手机拍摄的照片都有时间戳,用手机对着带有时间的监控拍照,就能把监控时间和手机时间的时差算出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时间轴,方便大家逐一查看监控视频,不再因为时间错乱而影响办案进程。
想到这儿,刘奔又兴奋了,他在单位里找来电脑专业的同事,谈了自己研发APP的构想,获得了同事的认可,随后两人便开始自主研发起来。目前,该 APP已经可以用于视频采集时间校准,时间换算,视频点位的采集,并在后台建立了一个视频库,形成大数据,将日常业务等工作信息化数据化。
由于方便好用,APP已经在大足刑侦支队里广泛应用,为侦查工作节省了不少时间。如今,刘奔准备搭建一个云平台,每一个按照该APP的民警都可以进行视频时间校正,让全城监控无时差。刘奔还给APP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鹰眼视侦助手”。
这个看起来瘦弱的“抓贼奔”,如今已成为刑侦支队一大队的队长。为了让自己的经验能够分享给更多的同事,他专门制作了图像处理系统和APP使用方法 的教学PPT。每当有人说起他的身板不适合抓歹徒时,他总会笑着说:“我干的活儿很像军师,而要抓人时,同事们会和我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