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179) | 江津千年土陶:向精致加工转型,为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在距江津城区约15公里的五举村,有一个名为土红山的小山坡,近几年,这个原本普通无闻的山坡却因土陶制品而变得远近闻名。
曾几何时,这里的土陶制作技艺险些后继无人,但由于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与土陶割舍不断的情谊,这份绝活得以保留,在传承祖辈绝妙手艺的同时,也传播着江津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2018年12月,五举村的土陶器制造技艺入选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匠心手艺,精打细磨
千年窑火一脉承
1年销售3万余件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明清时期,又有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之长处的印痕。土陶以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在江津,关于土陶器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四五千年前。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每年产酒缸约一万口。1912年,全县有土陶制品业10户,年产杂用陶瓷器36万件,分布在永安(秦家)乡、双龙(圣泉)仁沱乡、和爱乡、顺江乡、珞璜乡、清平(嘉明)乡等地。直到1956年,土陶制品厂增至17家,组成了4个土陶厂。1973年,其他种类容器上市,造成产品滞销,不少陶厂逐步关停并转,老手艺陷入失传危机。
“我这个土陶制作厂原本也是集体所有制的榨菜坛子制作厂,属于双石二队,直到后来改制,要关停厂子,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私人承包下来,并在2000年成立了淘拓陶瓷经营部,就是希望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淘拓陶瓷经营部负责人施伦碧介绍。
“丈夫和儿子负责土陶制作和手艺传承 ,我主要负责打开销路、管理财务等。”施伦碧告诉记者。这几年在他们一家人的努力下,老手艺不但得到了传承,江津出品的土陶器还得到了广泛认可,1年销售3万余件,还入选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坡上堆放的各式土陶器
纯手工精心打造
触摸文明的真实肌理
4月1日,记者来到五举村土红山,眼前的一幕让记者惊讶:小山坡上整齐地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只留出了一条1米多宽的小道让人通行。在施伦碧和老手艺人眼里,这些看似普通的缸缸罐罐都是无价之宝。
“开窑了!”在众人热切的期盼中,上午9时许,施伦碧打开了窑门。“从3月25日点火,4月1日丢火,再到开窑,差不多有200个小时。”施伦碧说。一窑大概要烧7至8天,需要一直有人守在窑边,换人但不停火,让氧化焰和还原焰交替烧制,这样窑内的气氛才能发生变化,为陶器产生窑变创造条件。
“从土变成陶的过程就是烧制。几千个陶罐有序地排列在窑洞中,窑洞下填满了上好的煤炭,在烧制的8天时间里,1300摄氏度的高温会将粗糙的黏土变得更加细腻,让暗淡的釉色产生光彩……”厂里的工人段开福说到土陶器的烧制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一件土陶从黏土变成能够使用、供人欣赏的器物,至少需要1个月的精心“孕育”。
谈到土陶的制作,经营部的工人们也都能说出一二来。原来,施伦碧的丈夫陈代华作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自己掌握了纯熟的烧制技艺,还主动带领附近的村民、土陶爱好者等共同学习传统技艺。如今,经营部里有人掌握了这门手艺。或许有的人是出于爱好,有的人是为了有生存的一技之长,但他们最终都成了这门老手艺的忠实守护者。
刚出窑的土陶
向精致加工转型
为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土陶技艺全靠一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从选料、球末、存腐、注浆、上釉、擦色、抛光到最后的烧制、成品入库等,每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时至今日,从事传统土陶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然断金碎玉光辉不减,其烧制技术更加成熟、艺术品味更高、品种更加多样化。
在土陶匠人手中,有的土陶器成了实用的生活用具,有的则开始慢慢蜕变为一种独具品位的艺术品。
“光有技术,而不适应市场需求是不行的,按部就班,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施伦碧坦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陶制品的替代品越来越多,产品市场越来越小。
为这门传统手艺注入新的活力——这是施伦碧久经思考后的答案。
近年来,土陶的传承人们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新产品,除了精细化地生产日常生活用具,他们还在研究欧式花瓶、彩工艺品等土陶工艺品的制作,手艺由粗糙加工向精致加工转型, 产品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发挥传统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性,拓宽市场,让土陶制品永久地保留传承下去。
上釉后精致的陶罐
原标题:泥与火的缠绵 铸就传奇手艺 ——探寻市级非遗江津土陶器制造技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