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千年“母城”焕发新魅力
微渝中消息,“天成形胜地,一石两江环”,文明往往诞生于水源充足之地,嘉陵江、长江环抱的渝中半岛正是重庆“母城”所在。
这里文脉厚重,曾三次建都、四次筑城,积淀了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等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这座城市印上了鲜明的“人文”个性。
“十三五”期间,渝中区始终坚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利在长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渝中区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重发掘
挖掘历史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在解放东路,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建筑屹立于此,这是已经修复完毕的区文物保护单位——巴县衙门所在地,也是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项目的一项重要工程。
老鼓楼衙署遗址于2009年底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发现,后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年来,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遗址开展了为期3年的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发现出土南宋至清乾隆时期重庆府衙大门的谯楼及各类遗迹261处,包括房址、道路、水井、灰坑、灰沟及礌石堆等;遗物1.2万余件,包括陶瓷器、钱币、瓦当、礌石、坩埚等。
“老鼓楼衙署遗址其遗存本体堆积丰富、兴废频繁,文化延续时间上自宋元、下至明清,清晰体现出历史延续性。”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佐证了重庆在南宋时期作为西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重要地位,对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发掘只是渝中区挖掘历史文脉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渝中区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工作,陆续出台《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十七条措施》等系列新举措,推动渝中区考古发掘工作蓬勃发展,先后发现了太平门遗址、朝天门城墙等一大批记录重庆城市演变的“历史化石”。
考古发掘是为了更好走进历史。渝中区将积极推进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建设、太平门城墙修缮保护及展示工程,筑城博物馆建设等项目,保护和利用好考古发现成果;编辑出版渝中区考古调查、历史研究等报告、书籍,丰富考古研究成果体系;开展“走进考古现场”“藏品展示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向公众展示、宣传渝中区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
明底数
梳理“母城”资源 摸清发展脉络
底数清、情况实、方向明是干事创业的前提。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历史文脉厚重,文化遗产璀璨夺目。系统梳理“母城”历史文化资源,掌握历史文化资源家底,摸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是构建渝中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关键。
渝中区高度重视文物普查、调查工作,先后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等重大文物普查工作;“九开八闭”重庆古城墙调查、渝中区开放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历史母城”文化资源梳理调查、革命文物调查、抗战遗址调查、李子坝-大公报片区文物资源调查等12项文物普查、专项调查等,新公布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区价值体系研究》,出版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专辑》,荣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普查结果显示,渝中区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十分突出,共有文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等11类历史文化资源共计416处。
深厚的历史人文禀赋,独特的两江四岸风貌,为渝中区建成集“山水 人文 城市”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奠定了基础。2020年初,渝中区委托中建院专家完成了《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展示区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并出台《渝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建构有历史、有情怀、有记忆、有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成为全区共识。
抓保护
坚持修旧如旧 加强保护修缮
一栋具有120年历史的洋房静静矗立在南纪门凤凰台35号,这里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国领事馆旧址。
走近细看这栋老房子,遍布整栋房屋的券拱让它充满了法兰西的浪漫风情,而小青瓦搭建而成的歇山式屋顶,又让它染上了东方色彩。
“修复前的法国领事馆被用作某公司的缝纫车间,里面堆着大量纺织物,顶层天棚还堆满了废弃的家具杂物。门窗、地板到处是虫蛀、风化留下的‘伤痕’。”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存这栋老建筑的风貌,修复专家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对老建筑里木质构件逐一登记编号,能够使用的木质构件在加固后继续使用,不能再使用的,采用原始工艺进行修复,前后历时1年。
今年80余岁的李光从小在下半城长大。他告诉记者,修复后的法国领事馆和记忆中的并没有什么两样,每次路过这里,透过这青色的屋顶,仿佛能依稀看见解放前繁华的领事巷,心中便多了一份乡愁。
像这样修旧如旧装点老人回忆的文物工程在渝中区还有很多。近年来,渝中区大力开展文物抢救、修缮、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全区173个文物中,已维修124个,正在维修12个,计划修缮37个,全区文物总体现状良好安全。未来,渝中区还将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包括实施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建设、“红色三岩”片区文物保护利用、佛图关石刻修复等一系列文物保护修缮项目,预计“十四五”期间文物完好率达到100%。
活利用
创新活化利用 服务当代利在长远
“把图书馆开到文物里,很新颖!”2019年6月15日,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人员在曾家岩书院(区图书馆分馆)调研时,对书院赞不绝口。
曾家岩书院地处曾家岩19号,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现为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末,曾为旧时私塾、新式学堂等。为进一步拓展“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2018年,渝中区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思路,将其打造为现代化图书馆——曾家岩书院。书院内设文史图书馆、影像演播厅及文化讲堂、靶点影像艺术空间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开馆两年来,平均每天接待2000至3000人次,为周边居民、上班族、游客提供了便利的阅读空间和文化服务。
渝中区在做好文物保护修缮的同时,还加大了活化利用步伐,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展示、公益办公、社区服务、经营服务等方式,对129处文物进行了活化利用,整体利用率达75%。例如,保护性修缮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美国大使馆旧址,将其变身为陈列馆对外开放。
为推进文物保护宣传及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渝中区还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传播、宣传手段,开发“扫码阅读母城渝中”微信小程序,在文物和历史建筑铭牌上设置二维码,让安静的文物说话,市民、游客扫码即可获得中英文语音讲解,成为全市文旅融合创新示范案例;开展“了不起的博物馆”“云上文旅馆”线上宣传、“重走成渝古驿道 感受双城新变化”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活动等母城文化活化、阐释、推广活动,获得社会好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荣获了“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优作品。
原标题:渝中“十三五”回眸系列报道(八):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千年“母城”焕发新魅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