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筹备“申遗” 规划建遗址公园
金汤门古城墙 重庆市规划局供图
太平门遗址 记者 邹飞 摄(资料图)
经历3000年风雨洗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拥有着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底,《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重庆市政府第72次常务会上审议通过,成为重庆首个法定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昨日,《规划》起草者之一、市规划局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钱江对《规划》中热点关注部分进行了解读。
A 古城墙
重庆老城墙本月筹备申遗
“城墙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这是史料中关于重庆城墙的文字记录。建城3000年的重庆,历经秦国张仪、三国李严、南宋彭大雅、明朝戴鼎4次筑城,而这些城墙到底有多长?《规划》显示,目前勘测得的城门城墙遗址带总长约8860米,其中已发掘的有4个城门、17段共长3167.6米的城墙。4座城门为通远门、东水门、人和门和太平门。
保护解读:重庆古城墙“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城门格局及“依山而建、绵延曲折”的城墙系统将被整体保护,逐步整治现存城门城墙遗址带上对风貌有影响的现状建(构)筑物,合理控制城墙围合区域内的建筑高度,加强城门及城墙沿线绿化环境建设,增强城门城墙两侧用地功能的公共性,逐步实现城墙遗址带的空间连接,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目前重庆老城墙正在准备“申遗”,筹备工作预计在6月全面启动,将有助于古城墙遗迹更好地保存下来。
B 抗战遗址
周边建筑应与遗址风貌协调
作为战时的陪都,重庆至今存留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抗战遗址。《规划》显示,重庆市域范围现存395个抗战遗址,包括以“政要机构”为主体的中山四路传统风貌区,以“官邸旧居”为主体的李子坝、山洞、南山-黄山传统风貌区,以“兵工基地”为主体的第十兵工厂(长安集团)传统风貌区等5个。
保护解读:《规划》要求将针对现存的抗战遗址将实施原址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留取资料等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针对15个抗战遗址片区,除保护抗战遗址点外,还应使周边建筑与保护范围内的遗址风貌相协调,达到提示历史事件,反映历史环境的效果。
C山城步道
公共开敞空间不受侵占
依山而建的山城步道、沿江蜿蜒的滨江长廊、独具特色的树冠步道、俯瞰美景的登山天梯……这些都是山城独有的步道景观。《规划》指出,山城步道有“一环、五横、十二纵”的特点,在步道上应设置指向城市道路、重要设施、城市景点等的标志系统和无障碍设施、过街设施、照明设施等。
保护解读:对于环线,要保护自李子坝公园经朝天门广场到珊瑚公园段全长约10公里的滨江步道环线,使其沿线串联的李子坝公园、抗战遗址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不受侵占。同时,横线要保护东西向联系大坪、上清寺、两路口、解放碑等人流聚居重要区域的5条共长约20公里的横向步行廊道,充分串联城市公共空间,为半岛特色风貌提供展示平台。在纵向,要保护“通达两江、贯穿南北”的12条共长约30公里的纵向步行廊道,结合半岛地形地貌串联上下半城,辅助解决渝中半岛车行交通上下不便的现状。
看看这些保护资源你是否知道?
■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
山城巷原名天灯巷,明清时期为城内的高档居住区之一,其依山而建、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别具特色。1902年法国人在天灯巷顶端的二仙庵修建仁爱堂医院、教堂、修道院等占地近12亩的大型建筑群。1972年天灯巷更名为山城巷。
■打铜街传统风貌区
打铜街是重庆城中繁华之地,20世纪30年代,打铜街与新街口(今新华路下半段)、小什字组成重庆最早的金融区。抗战爆发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行总部和四联总处先后迁渝在此设立,打铜街和新街口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华尔街”。
■重钢传统风貌区
抗战期间,上海六沟河钢铁厂、汉阳铁厂等组成钢铁工业迁建会,迁往重庆大渡口复建,后改为兵工署第二十九工厂,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最大的钢铁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西南钢铁公司、重庆钢铁公司,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