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社区矫正管理“四字经”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 ——荣昌县盘龙镇社区矫正工作成功经验
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荣昌县盘龙镇无在册社区矫正人员脱、漏管及重新犯罪情况发生,其主要经验是“念好社区矫正管理‘四字经’,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
一、强化管理,突出一个“严”字
一是严格落实“五个一”制度。即落实“日记载、周报到、月学习、月劳动、月总结”制度,定期检查社区矫正人员的日记载登记表,将每周星期一确定为周报到时间;每月10日确定为月集中学习时间,学习现场采用书面签到和影相资料相互印证的考勤方式,并将考勤结果在学习会上公布,接受监督;二是严格社区服务管理。在三合村生姜基地建立了社区矫正人员服务基地,社区矫正人员必须每月定期前往基地从事服务活动,接受基地管理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从而达到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纪律意识的社会效果;三是严格规范思想汇报内容。为避免社区矫正人员思想汇报内容单一,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强化了对社区矫正人员填写思想汇报内容的指导力度,要求思想汇报内容必须涵盖其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情况等内容,如果是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必须汇报本人的身体状况。
二、兑现奖惩,突出一个“硬”字
一方面,在“五个一”日常管理的基础上,2014年盘龙镇根据严管、普管、宽管的规定分别制定了红、黄、蓝三色《社区矫正人员分类管理告知卡》,实行分类管理,一人一卡,要求社区矫正人员按时进行报到、学习和参加社区服务。充分发挥分类管理的警示教育作用,并运用定期考核结果,适时调整管理级别,形成激励和约束2种机制,畅通进退位双向流动渠道,实现动态化分类管理。
另一方面,盘龙镇在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考核奖惩中,把奖惩和教育相结合,把综合考核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坚持依法适用、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不等不靠依靠自主创业的李某等人进行表扬,对不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不按时报到、未经许可擅自离开荣昌的谢某等4人次进行了警告,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了当事人红、黄、蓝三色管理类别,同时在每月的集中学习例会上进行通报,严格逗硬考核,运用考核奖惩的激励、鞭策作用,对全体社区矫正人员起到了警示效果。
三、适时施教,突出一个“活”字
一是根据矫正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矫正初期,盘龙镇在社区矫正宣告时要求派出所民警参加,着重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身份意识、认罪服法教育,让社区矫正人员明白自己虽然未被关进监狱,但仍处于服刑期,本质是“罪犯”的身份没有变。在解除矫正阶段,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就业技能学习以及政策前途上,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制定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就业计划,使其顺利融入社会。二是常规教育内容多元化。在常规教育阶段,除依法开展相应法律常识教育外,还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的常规教育,针对农村社区矫正人员较多的特点,多次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学习食用菌栽培和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在“6.10”、“6.26”期间,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观看禁毒、防邪电教片,筑牢社区矫正人员抵制毒品邪教的思想防线。
四、帮困扶贫,突出一个“情”字
近年来,盘龙镇重点从“技能培训、协助就业、临时救济”三方面着手,推进社区矫正帮困扶贫工作。在技能培训方面,2014年推荐了2名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县人力社保局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并顺利结业。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指导社区矫正人员创业培训”机制,邀请大学生村官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帮助;协助就业方面,在盘龙镇卡帮制衣厂建立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就业基地,将在社区矫正期间未找到工作的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到该厂工作;临时救济方面,盘龙镇党委、政府高度关心社区矫正人员的生活情况,今年以来对杨某等8名生活贫困、6名年老多病的社区矫正人员开展了关怀活动,送去了食用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司法所同志到吴家卫生院看望慰问因病致贫的社区矫正人员曾某,并送去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