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无数个“曾经的自己” 80后妹子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的“心灵慰藉师”
华龙网消息,“我走了就没办法拥抱你,我不走就没办法养活你。”这句话戳中无数留守儿童父母的酸楚和无奈。李光敏也曾是重庆的一名留守儿童,饱受分离之痛的青少年时光,让她在从事公益事业后致力于关怀无数个“曾经的自己”,成为一名留守儿童“心灵慰藉师”。
60斤废纸筒为小蜜蜂筑一个五彩斑斓的巢,小石头和树枝拼成一幅画,这是乡村孩子的艺术作品,也是李光敏温暖孩子的一种途径。近日,一场主题为“和小蜜蜂一起的生活——生态艺术季牵手乡村儿童守护中华蜂”的展览在重庆十方艺术中心开幕,李光敏家乡——南川区三泉镇莲花村的16名青少年儿童来到现场。
在一片掌声中眼泛泪花,她语气温柔:“帮助他们,就像帮助曾经的自己,那个小时候常常无助的我,那个常常自卑的我。”
那一年,在莲花村写信的女孩
莲花村有个美丽的名字,位于重庆南川区偏南一隅,李光敏1982年出生于此。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光敏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那时候,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免费,打工潮刚刚兴起。李光敏的父母已经无法靠种地和卖烤烟叶,供养考上县重点中学的女儿。他们在接到女儿入学通知后,就启程外出打工。
“12岁那年,眼泪开始伴着我入睡。”她只身抵达县城初中那个陌生的环境,盼望着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她给父母写信,写些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但在父母的记忆里,每一封信都让父母泪如雨下。
“我最怕我的生活一成不变。我最害怕今天与明天一个样,成长的脚步因舒适的环境而停歇。”捧着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编制“铁饭碗”,三年后她萌生去闯一闯的心。她成为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的的一名编辑,后又跳槽至香港《凤凰周刊》,担任时政和调查记者。
汶川地震三周年的灾区回访,让李光敏接触到公益。为了撰写《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困境》,她遍访四川绵竹、北川、江油、青川等地。一路的采访见闻和随之而来的思考改变了她。在采访中接触到现在就职的公益机构,她看见有效组织和现代康复如何改变地震伤员的命运,也看到民间组织的力量——作为社会的第三部门,它可以解决一些当下政府和企业不愿或者无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十足的行动派,她2014年辞去调查记者,入职一家公益机构。汲取汶川地震伤员康复的经验教训,完成了生平第一个公益项目——鲁甸地震伤员康复项目。
曾经的自己,该拿什么疗愈你
一个留守儿童曾对李光敏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顿饭。”
和父母一起吃顿饭,多么简单的事,却有孩子要为此许愿,这个回答令人难忘。她将工作焦点对准乡村学校里许多个“曾经的自己”。
结合关注多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及实战经验,李光敏发现,留守儿童面临最大的问题并非经济困难,而是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造成的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我评价严重偏低,换句话说,就是自卑,严重缺乏自我认同。同时,一直以来家庭和学校“离农教育”论调,也影响着孩子们对家乡的认同感。
“帮助留守儿童,不是给钱就能解决,而是要通过一种力量,解决他们归属感的问题,唤醒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对家乡的认同,让他们拥有坚定的自信。”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答案是,从孩子对家乡的切身体验中来,从艺术中来!
艺术对心灵的疗愈和慰藉作用,一直被世人所认可。李光敏和团队开始寻找一种适合乡村孩子的艺术表达形式,让孩子们借以表达自身情感需求。他们排除了成本昂贵的油彩画、乐器等艺术方式,因为一旦资助撤出,项目将难以为继。他们把目光投向乡村自身拥有的资源。
“这一方面是基于项目的可持续而考虑,另一方面,只有认识到家乡的价值,乡村孩子才可能建立真正的自信。”李光敏说,在外求学工作的二十多年,家乡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力量。正因如此,她于2015年联合家乡的朋友共同发起成立了南川区第一个专注于自然教育的公益组织——山水乡愁自然中心,致力于“让我们的后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莲花村儿童空间,是山水乡愁自然中心的第一个自主项目。儿童空间的活动内容从农耕体验、习惯养成到艺术体验、自然体验等不一而足。但团队越做越觉得,得有一个聚焦的主题,将孩子的能力提升、情感表达、自我认同、社会责任等都囊括进去,以让孩子的体验更系统化。
李光敏想到自己的堂弟。在同龄人父母都外出打工时,堂弟一直拥有父母的陪伴。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堂弟的爸爸养蜂。在夏秋之交的季节,拿一个拍子守在布满蜂箱的山下替蜜蜂驱逐“侵略者",贯穿了堂弟的整个童年到少年记忆。
李光敏曾问堂弟,山下的他如何及时知道山上的哪一个蜂箱出了状况。他说:“当蜂群遭遇危险的时候,就会派岀几只蜜蜂来找我。”
“我无法完全理解他和蜜蜂之间这种独特的默契,但我内心深处对这种超越了物种的连结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李光敏说。团队在访问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专家时得知,中华蜂的数量在百年来减少了80%以上。随即,她和团队发起以守护中华蜂、友好环境为主题的自然教育公益项目。
大自然,藏着孩子们的情感表达
莲花村每个参加公益活动的孩子,都有一个“自然名”。
小狗、清水、猫王、大象、芒果……家里养了几只猫的孩子自称猫王,喜欢吃芒果的孩子取名芒果。“大自然是平等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这种平等。”
每周末,莲花村的孩子都会来到营地蜜蜂人家,跟大厨和蜂一起饭菜烹饪、农事体验,让孩子们与自然建立连接,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废弃物新生、无痕旅游……
活动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名叫清水的孩子,一度坚持每周六早晨5点起床,走2个小时山路来参加活动,虽然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在团队的长期坚持下,一些曾经不愿交流的孩子,渐渐变得开朗和乐于沟通。
莲花村蜜蜂博物馆的营造计划很快出炉,村委会提供了两间房子作为场地。他们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逐步完成对蜜蜂相关问题的探究,并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呈现探究的成果。借四川美术学院牵头的生态艺术季的契机,重庆十方艺术中心和木下木上工作室团队的艺术家们与自然教育团队得以汇集,指导孩子创作艺术品。
60斤废纸筒为小蜜蜂筑成一个五彩斑斓的巢,用小石头和树枝拼成一幅画,充满童趣和乡村风情。在李光敏眼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乡村孩子借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甚至泥土石头,做出的自我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拥有心灵疗愈慰藉之功效。
名叫老鹰的小女孩,平日里腼腆又内敛。在11月中旬启幕的“和小蜜蜂一起的生活”乡村儿童生态艺术展上。老鹰自告奋勇担任了讲解员的角色,并在开幕式上作为孩子代表发言。李光敏把老鹰的照片和视频发给老鹰的父亲,对方高兴得连连道谢。
和老鹰一样,半个多月来,莲花村的孩子被无数观众看见,也被无数看见的力量所温暖。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我,我也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李光敏认为,孩子一旦被需要,就会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自我认同,产生自信。这也是她启动自然教育项目,帮助留守儿童的终极意义。
她曾经是故乡的留守儿童,如今是故乡留守儿童的“心灵慰藉师”。
虽常住北京,但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故乡产生紧密连结,于她而言是件幸福的事。
“我原来一直以为是那些孩子需要我,但现在越来越觉得,是我需要他们。在我的成长路上,很多人帮助我,并且不求回报。我现在就是像他们当年帮助我一样,帮助更多需要被帮助的孩子! ”
记者手记:李光敏帮助的是留守儿童,也是曾经的自己。
华龙网记者 连肖/文 受访者/图 林楠/栏目主持
原标题:百姓故事 | 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的“心灵慰藉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