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鱼”嘉陵江 川渝政法机关共护母亲河
昨天(12日)中午,在位于合川区云门街道的重庆市检察机关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增殖放流点,20名“平安志愿者”将一袋袋鱼苗倒入嘉陵江。据了解,这数万尾鱼苗是多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中被告人的赔偿,用以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昨天上午10点,在合川区云门街道的广场上,群众们围在一起,旁听了一场特殊的庭审。50多岁的何某是合川区一村民,去年5月21日深夜11点过,何某身穿水裤,并携带由电瓶、竹竿、漏网组成的电捕鱼工具,来到家附近的南溪河楠竹院子河段捕鱼。当时该河段处于禁渔期,而何某的电鱼捕鱼方式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何某捕到约11斤小鱼,被民警当场抓获。
今年3月30日,何某被执行逮捕。据渝北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被告人何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基于犯罪事实、以及认罪悔罪态度等因素,检察机关提出了有期徒刑6个月的量刑建议,得到法院的采纳。
地处重庆西北部的合川三江汇流,渔业资源丰富,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涪江三江横贯全境,河道总长280.9公里,境内三江流域鱼类133种。重庆市检察机关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位于合川区云门街道办事处新月街,基地于2018年12月正式设立运行。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以探索推广“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实现“刑事处罚与环境修复”有机结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首个集渔业生态修复保护、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基地。
昨天中午,在位于嘉陵江边的增殖放流点,参与活动的平安志愿者们和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一起,将一袋袋鱼苗倒入嘉陵江中。据介绍,这数万尾鱼苗是近期多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中被告人的赔偿,用以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增殖放流后,川渝政法机关在嘉陵江开展联合巡查。巡河中,参加人员采用无人机巡查、现场水样检测等方式,对嘉陵江沿线水污染防治、渔业资源保护、岸线资源保护等情况进行查看。
据合川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洪广介绍,去年以来,联合排查风险点21处,发现公益诉讼线索13条,办理跨区域案件10件。
平安志愿者对基地深化川渝检察协作,突出专业性、联动性、警示性加强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的做法表示肯定。年轻的平安志愿者刘仁欣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律师,她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说,大家在体验了增殖放流、联合巡河后,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意义、非法捕捞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也认识了解长江流域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常识等渔业知识。“看着鱼儿们游入江中,才体会到放流行动的特殊意义。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才能让青山绿水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