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 | 国家级利好!重庆怎样打好消费“王牌”?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迎来国家级政策利好。
7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对地处内陆的重庆而言, 拿到这张国字号“王牌”,将为重庆提升国际影响力、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从20多座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重庆的优势何在、底气何在?有哪些长板、尚存哪些短板?下一步如何把这张牌打好?一系列问题,关乎重庆高质量发展,关乎百姓高品质生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渝北区新光里,夜市经济繁荣。 任天驹 摄/视觉重庆
优势突出
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门槛”很高,所挑的“担子”也很重。
何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早在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明确定义: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现代国际化大都市”“资源集聚地”“市场制高点”以及“引领”“带动”等关键词,彰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张“王牌”的含金量。简而言之,这是对一座城市发展能级的重磅加持。
此次率先入围的,为4座直辖市加上华南的一线城市广州,东西南北俱全,均为国家中心城市,彰显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图。
重庆首批入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正是得益于国家战略意图的落地落实——
国家战略“加持”。 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等国字号“金字招牌”,凸显重庆的政策优势。
区位优势突出。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承启东西、牵引南北,是国家东西互济、海陆统筹战略要地。就消费而言,重庆不仅拥有本地3200多万人的消费市场,对周边约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也有着强大辐射力。
经济实力强。 首先看综合实力,2020年,重庆GDP迈上2.5万亿元的新台阶;今年上半年,重庆GDP达到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与之相应,首批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5座城市,均为“万亿元城市俱乐部”成员,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居于全国城市GDP前5位。
再看消费实力。2020年社零总额前十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等。其中,上海、北京、重庆均突破万亿元大关,重庆居全国第三位。今年上半年,重庆实现社零总额6892.99亿元,同比增长29.9%,消费动能强劲、态势持续向好。
国际开放度高。 当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加速向纵深推进;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96个国家(地区)的264个港口,货物品类超过500个;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8000列、货值近30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近300家全球500强企业来渝投资兴业;6700多家外商投资主体贡献了全市1/2以上的进出口总值、1/10以上的就业人口和税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跑出“加速度”,为重庆入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分不少。
▲解放碑商圈,消费活力十足。 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深耕布局
实际上,重庆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不断提升战略谋划力、强化战术执行力,多措并举、稳打稳扎,取长补短、深耕布局,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兴动能,充分发挥消费这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早在2019年,重庆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10大主要任务,提出 到2025年,重庆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了具体的日程表。
2020年1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写入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区建设等十大工程,提档改造中央商务区,建设智慧商圈和国际邮轮母港,培育首店经济,发展夜经济。
2021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出,要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从中可以看到,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直都是重庆的雄心所在。为此,重庆在提升国际知名度、到达便利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等方面积极作为、成效明显。
在国际知名度上,重庆名声响亮 。铁路口岸获得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资格;重庆东盟水果海产品分拨中心、重庆东盟商品直销中心开业运营;洋展购、贝莱优品等新增进口商品经销网点数百个……目前,重庆拥有西永、两路寸滩、江津、涪陵4个保税区,吸引了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考拉海购等跨境电商企业,国际消费风生水起。
在到达便利度上,重庆四通八达。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重庆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面向世界的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一,是国家“4极”中的一极。到2022年,国际航线总量预计将达到110条左右,“1+5+N”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到2025年,多向出渝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初步形成,重庆逐渐成为亚欧国际货物转运中心。
在城市繁荣度上,重庆魅力凸显。 近年来,重庆不仅连续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TOP10榜单,还受到马上消费、小米消金等企业的青睐,增强了重庆的城市活力。从“中国繁荣城市”到“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从内陆开放高地到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重庆城市发展欣欣向荣。
在商业活跃度上,重庆态势良好。 2020年5月,在权威机构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重庆位列“新一线城市”第二位。重庆夜经济活跃,各大商圈人流密集,商业活跃度高。此外,重庆是拥有书店和电影院最多的新一线城市,正在成为日益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
在消费舒适度上,重庆亮点纷呈。 重庆出台了《重庆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等文件,积极培育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集聚区等消费新平台,支持“线上超市”“网上餐厅”“直播荐货”“网红带货”等生活服务企业,发展“零售+金融”、“超市+餐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可以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打下了厚实基础,潜力巨大,值得期待。
▲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消费者在选购进口红酒。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补短锻长
不过,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易淼认为,重庆在消费领域尚存在以下问题:
现代化商圈和国际消费核心区打造进度还需加速;
本土优质消费品牌不足,产品竞争力和产品创新性不强;
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还有较大空间,国际化营商制度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短板;
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创新意识和投入均显不足,不少企业对产品兴趣大,对消费者需求和服务关注度不是很充分。
为此,易淼建议,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从以下方面发力:
推进现代化商圈和国际消费核心区建设,打造消费升级新高地。 高标准推进“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和长嘉汇大景区建设,统筹提升中央商务区整体风貌,加快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国金中心—大剧院商业轴线、南滨路—广阳岛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增强对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撑力。
加快培育本土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 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渝货精品”和“重庆好礼”,支持重庆漆艺、荣昌夏布、纸竹工艺、铜梁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工艺品同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性。
吸纳优质市场主体,打造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地。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商业投资商、商业运营商、国际贸易品牌企业、全球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和国内外知名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扩容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鼓励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渝开设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打造西部进口高地和世界消费品超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国际化营商制度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锁定国际化营商制度短板,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以针对性的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国际化营商制度体系,进一步打造优良的国际化投资生态和营商环境。优化财税支持政策,统筹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前景广阔,重任在肩。作为首批获批培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在先行先试中总结推广可行性经验,引领开放、形成样板,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注入强大动能。
原标题:国家级利好!重庆怎样打好消费“王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