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法院:土地流转欠费起纠纷 以案说法就地化矛盾

11.04.2016  13:37
  近日,李渡法庭来到距离法庭近20公里的龙塘村村民委员会,巡回审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公开审判、以案说法,促使该系列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被告袁某承包了龙塘村38户农户共30余亩田、土进行水产养殖,但因经营不善,自2013年12月起未能按时支付土地流转费用。2014年9月4日,袁某组织捕鱼,遭到众多农户拦阻,农户们要求袁某先行支付土地流转费,而袁某表示需将鱼出售后才有能力支付,可以先将卖鱼款交给村社保管。双方情绪激动、争执不下,险些酿成群体性事件。经基层组织多次调解未果,16户农户遂先后诉至李渡法庭,要求与被告解除土地转包合同、恢复土地原状,并由被告支付欠付的土地流转费及违约金。

  为了有效化解矛盾,主审法官数次查看现场,了解大多数村名诉求,发现所涉30余亩田土挖成鱼塘已近10年,恢复原状几近不能,遂通过村社干部逐户开展思想工作,大多数农户愿意继续履行土地流转合同,并接受了被告交付的欠付土地流转费用。因涉案农户较多,数名农户坚持要求解除合同,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全面查清案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法官决定先就原告曹某与被告袁某一案开庭审理,以期实现审理一个案件、教育一片群众、化解一批案件的效果。庭审中,法官引导原被告据实陈述案件,有序进行举证质证,积极开展法庭辩论,适时进行情理评析、法理阐释,让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和见解,查清了案件事实。庭审结束后,被告主动向旁听庭审的10余名原告赔礼道歉,检讨平时处事中的不足之处,原告表示理解被告经营上的难处,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立即按协议内容履行兑现。

  参加庭审旁听并参与案件调解的区人大代表刘宗成表示,“像今天这样的巡回审判、就地调解,既查清了案件事实,有利于切实化解纠纷,又让旁听群众了解法律知识、感受到法律威严,还能通过个案实地指导人民调解,提高村社干部纠纷化解能力,更是促进司法公开、提升法院公信力的生动体现!” 来源:涪陵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