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重庆街头的老行当,你见过几样?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变迁,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的窄巷小院,机械化工业生产压缩了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间,那些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点滴的手艺,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吹糖人
吹糖人的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看热闹、看稀奇的大人小孩。融化成100℃高温的麦芽糖,经吹糖艺人手口并用,糖料就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糖画
早年间,在重庆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欢迎的就数“糖画”了。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孩子们钟情于糖画,这都要归功于糖画艺人们的巧手,他们将再普通不过的白糖变融色香味形于一体的艺术品,更有一番浓浓的人情味。
爆米花
还记得那时候的爆米花吗?一个老头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窜巷。只听“砰”地一声,将干包谷变成白色的爆米花,那时候,他可是小朋友最爱欢迎的魔术师!
弹棉花
所谓“弹棉花”,就是棉花去籽以后,用弦弓来弹。一般是用旧棉重新弹,使已经“结”、“实”的絮棉被、棉衣的棉,变得更加松软。弹棉花的店铺比较简易,但多是上门服务,往往就在院子里、空地上,用条凳支上门板,搭个床即可以开工。
修鞋匠
一个简易的修鞋铺,一辆手推三轮车,三轮车上摆满沾满油污的修鞋工具。修鞋匠,没有遮风挡雨的行头,只有简单的修补工具。他们早出晚归,每天为大家解决鞋的各种问题。
补锅匠
补锅匠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将铁锅的小洞清理,手上托着一块垫布,布上放些木屑,对着锅的小洞,从背面把熔化的铁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顶,片刻时间补好的锅就能烧菜了!
磨刀匠
“锉刀、磨剪子……”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惊街”,一声吆喝,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修伞匠
“修洋伞了!”在儿时的记忆中,雨后在大街小巷总会响起修伞匠的吆喝声。过去人们使用的雨伞,日子久了伞顶破裂,骨架易折断,所以常常需要修补。
捏面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灵巧的手捏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神奇的画面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修钢笔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憧憬。在商品尚不能达到如今丰富之时,东西坏了便是想办法修好,于是修钢笔的人就是我们的“装备保障”。
修表匠
在老一辈人眼中,手表是响当当的“老三件”之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宝石花”“钻石”等品牌的手表耳熟能详,还有重庆出的“山城牌”。在那个时候,修手表可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行当。
银匠
在老一辈人记忆里,几十年前,他们引以为傲的首饰,可不是在商场里买的,而是靠走街串巷的匠人打造出来的。打造首饰的过程也让人痴迷不已,要先把银块或者银首饰用火熔化,师傅再反复敲打,做成银丝或者银片,再雕刻花纹。这就是手工的魅力。
泥瓦匠
记得小时候住的泥瓦房,下雨天经常漏,所以就会请专门的泥瓦匠上门翻新瓦。
木匠
木匠,在几十年前是非常吃香的一个行当,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家具都是靠手工制作而成,所以木匠是个“香饽饽”。
打铁匠
这种工种也慢慢消逝了,偶尔在一些古巷里,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窑匠
这是一群非常辛苦的人,整天在五六十度的高温窑洞里,烧红砖、码砖,经常是灰头土脸满身灰尘的回到家。
篾匠
小时候家里睡的竹席,用的箩筐,灶头的刷子都是用竹子做的,篾匠就是专门用来家里给你编织这些东西的人。砍下一根竹子,在篾匠灵巧的手下,编制出各种实用的家居用品。
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凭借精细而完美的劳作,补拙成新,化腐朽为神奇。
他们承载的是安居乐业的朴实心愿,和故乡风土的淳朴回忆。
来源:江北新闻微信公众号、图说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