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垛木房成为非遗 100多根原木搭建而成

09.05.2015  14:49

▲远望垛木房,缕缕青烟从房顶升起,远处绿色的林海,十分惬意。

▲78岁的孙材碧干完农活后,就坐在垛木房门口看远方。

   “头坝宽,二坝长,三坝四坝好姑娘。”这首流传的城口县高楠镇民谣,所描述的是方斗村,这里被称为重庆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村落。今年,这里传统的垛木建房法,成为城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斗村距离城口县40公里,人爱群居,垛木房大多被烟火熏黑,留下岁月的痕迹。房子取材于大巴山里的树木,用木头一层一层垛上去的,因而得名“垛木房子”。

  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不外乎如此。

  今年68岁的李于明,有垛木房建设10多年的经验。他说,剁木房建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道道。靠近地基的部分,一般选取青冈树(不易虫蛀),再往上,不管是松木还是白杨,只要直径差不多,就可选用。一间简单的屋子,需要100多根原木。搭好屋子的关键,在于“虎口”。砍下的新鲜木材,刨去树皮后,在上方砍下缺口(虎口)。木材垒上后,再根据上一块原木直径进行微调。十多个人一起建,不过两三天,就可以搬进屋里居住了。

  每间垛木房,必备正中的堂屋和屋后的退堂屋,这是主人家招呼贵客时使用的。两侧是火房,挂着城口有名美食——老腊肉。

  屋内生火,烧柴,烟就直接熏肉:色泽金黄,切片晶莹。“你在城里买的腊肉,比起我们这里的,都差了些香味。”李于明说。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邹渝 赵帮清 见习记者 彭冰儿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