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来了重庆“治沙人”

30.12.2018  10:31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工人邱明礼收割成熟的高粱,露出丰收的喜悦。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新疆女孩米热班·艾海提手捧沙漠里种出的牧草露出幸福的微笑。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刚刚测产完白萝卜的科研人员王祉翔兴奋不已。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基地生长出的牧草喂肥了小羊羔,科研人员张嘉铭怀抱着它露出了笑容。

  10月26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割草工人吴德华打包完沙漠里种植的狼尾草,坐在草垛上休憩。

  10月24日,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研究团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查勘新试验地。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沙漠中种植的糯高粱喜获丰收。

  10月24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正在对沙漠里种植的白萝卜测产。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正在查看沙漠中大白菜生长情况。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工人正在收割沙漠中种植的糯高粱。

  10月23日,新疆和田县凯子羊业科技有限公司,建在基地旁的养殖场获得了最新鲜的牧草,工人正在切割刚从基地收割的牧草。

  10月25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科研人员与工人们简单午餐后又要开始忙碌。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项目组正在机械化收割沙漠中种植的狼尾草。

  10月23日,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工人正在搬运收割打捆后的狼尾草。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唐代大诗人岑参面对无垠黄沙,在《碛中作》一诗中写下满眼荒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面对茫茫荒漠,诗人王维也发出如此惊叹。

  千年后,塞外的大漠孤烟、无垠沙漠变了吗?

  冬日的新疆和田,寒风凛冽。

  苍穹之下,满眼黄沙一望无际。

  一片沙漠中的“绿洲”格外引人注目:熟透的红高粱被果实压弯了腰;打捆好的牧草,方方正正地摆放在“”里……这里,是重庆交通大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和谐新村的“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

  千百年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着“死亡之海”之称。

  然而,采用独特的“力学治沙”方式,重庆交通大学的治沙团队在这里开辟出3000亩“绿洲”。这是除内蒙古乌兰布和、四川若尔盖之外,重庆交通大学建立的又一个试验基地。

  12月底,这片“绿洲”完成了最后的收获。沙漠真能变良田,种植出大量牧草,并助力当地发展畜牧业吗?

   沙漠化地区种庄稼都难

   养羊靠什么

  “祁老板,草来了!

  10月25日中午,重庆交通大学和田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王祉翔,开着满载牧草的拖拉机,来到试验基地附近的凯子羊业科技有限公司。

  与试验基地相隔两三公里的凯子羊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和田地区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项目。公司现有20栋羊舍,7000多头种羊,主要饲养体壮多肉的黑头杜泊羊、一胎多仔的小尾寒羊。

  饲养这些羊所需的饲料,正是试验基地送来的一垛垛草料。

  “项目通过‘代养分红’的方式,对周围英阿瓦提乡、拉斯奎镇等11个贫困乡镇的1.2万余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帮扶。”该公司董事长祁炜宏介绍,自己今年7月竞标接下这个种羊厂,毗邻的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试验基地可生产大量牧草,是他接下这个项目的“定心丸”。

  原来,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约占60%。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四个地区界内。

  “每年3月至8月,风沙量很大。”住在和田基地附近古江巴格街道的居民麦麦提艾力说,当沙尘暴暴发时,高高的黑色沙墙压过来,房屋、车子都看不见了……

  来自和田地区的官方数据显示,和田一年的浮尘天气达260多天,重度沙尘天气有60多天;年平均降水量只有数十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

  由于渺无人烟、难以种植农作物,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的含义为“山下面的大荒漠”。

   一年消耗300万头羊

   牧草有着落

  在沙漠里种植耐旱的梭梭,村庄周围栽种一排排高大的白杨作防风林……多年来,饱受风沙之害的和田人民采用了多种方式防沙、治沙。

  但,要么植物成活率低,要么经济成本较高,效果不太理想。

  2017年5月,重庆交通大学治沙团队来到和田。这个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团队,希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进一步证明试验效果。

  租赁下和谐新村附近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治沙团队试种下200亩农作物。

  用团队研发的植物粘合剂对沙漠进行“变土”;旋耕、播种、浇水、施肥……去年七八月份,200亩试验基地里的牧草、高粱等农作物开始茁壮生长。

  200亩试验基地的成功,让当地政府“眼睛一亮”。很快,和田把这一项目列为脱贫攻坚一号种子工程,优惠提供土地,优先保证用水定额,当地政府计划以此大力发展畜牧业。

  “当地人爱吃羊,一年会消耗掉约300万头羊,却苦于沙漠里无法种植牧草。”和田地委副秘书长王立中说,目前和田地区每年只能产60万头羊,其余均需从外地采购。

  于是,今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庆交通大学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将试验基地扩大到3000亩。其中500亩种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高粱,少部分种植萝卜、菠菜等蔬菜,其余2000多亩种植御谷狼尾草(牧草)。

   每天节约1万元草料成本

   这“买卖”做得

  “按照测产数据分析,种植牧草的每亩地一年可收割2至3茬,总共可收获6至10吨牧草,其数量一年可喂养6至10头羊。”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态恢复研究所副教授赵朝华表示,目前试验基地种植有2000多亩牧草,不仅可满足凯子羊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料供给,还可供给周围一些羊厂。今后扩大种植规模,可进一步带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试验基地的牧草,公司只能从2000多公里外的伊犁购买牧草,干草价格为1800元/吨。而试验基地每吨干草只售1200元。”祁炜宏算了一笔账,公司规划养殖1.2万头种羊,大约每天会消耗草料20吨。如果使用试验基地供给的牧草,公司每天可节约1万余元草料成本。今后试验基地大规模扩展,将非常有利于当地发展畜牧业。

  不仅如此,试验基地用工还可直接帮助当地居民增收。“挖水井、浇水、施肥……截至目前,试验基地用工达上千人次,每人每天的工钱约100元。”和田项目组负责人之一严官成介绍。

  12月底,工人们收割完试验基地最后的牧草。如今,部分“”里已种下冬小麦,一簇簇新栽的麦苗,在沙地里泛着喜人的新绿,等待明年春天的蓬勃生长。

  “在我们目前接触的治沙技术中,重庆交通大学的力学治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很独特。”和田县委常委、副县长陈立峰表示,县里计划明年将试验基地面积扩大到2万亩,后年扩大到10万亩,“我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希望能以此带动和田畜牧业的发展,帮助改善和田生态和促进和田经济发展。

   新闻链接》》

   数说沙漠治理

  重庆交通大学使用独特的力学“密码”,打开沙漠土壤化之门。目前中国沙漠化的情况如何?力学治沙可否进行推广?规模化治理沙漠,有怎样的好处?请看这组数据:

  近35%的贫困县分布在西北沙区

  中国是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共有8大沙漠、4大沙地,根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有约173.1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8%。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因此沙漠治理对生态恢复、环境改善、扶贫攻坚等,都有重要的长远和现实意义。

  “沙漠土壤化”后灌溉量比当地节水灌溉定额低10%至25%

  目前国内主要的治沙方法有物理工程、化学、生物植物治沙等方式。物理工程治沙,即利用工程手段建设栅栏、挡沙墙等;化学治沙即利用化学材料与工艺,在沙丘或沙质地表喷洒沥青化合物等将沙漠表皮固化;生物植物治沙即通过播种一些耐干旱的沙生植物,如种植沙枣、沙柳、胡杨等,封沙育草。

  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治沙的创新点在于——使用植物粘合剂给沙子之间施加某种约束关系,可以让沙子在湿时是流变状态(湿土稀泥巴)、干时是固体状态(干土团),并在两种状态中持续、稳定地进行转换,从而让沙子获得土壤一样的力学特性,拥有存储水分、养分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为生生不息的植物载体。

  因此,“沙漠土壤化”的关键在于改变沙子间的力学属性。重庆交通大学在内蒙古、新疆的试验证明,“土壤化”后的沙子可保水保肥,所需灌溉量比当地节水灌溉定额低10%至25%。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的是中试,中试完成后可实现大规模推广。

  全国仅治理1%的沙化土地面积就达2600万亩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3.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中,可治理的占30%。如果在水资源、生态评估允许的情况下,即使仅治理1%的沙漠,就有约1.73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00万亩左右面积的土地。

  改造后的沙漠可采用大型节水灌溉设备、拖拉机等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这比一家一户的分散式、小规模种植管养成本要低得多,从而开创一种快速、规模化修复生态的模式。

   重庆交通大学治沙项目进展

  2016年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25亩试验基地试种成功

  2017年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200亩试验基地试种成功

  内蒙古乌兰布和试验基地扩大到4000亩

  2018年 四川若尔盖草原沙化区域800亩治沙试验取得成功

  新疆塔克拉玛干试验基地扩大到3000亩

  内蒙古乌兰布和试验基地扩大到6000亩

  未来 新疆和田县计划将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基地扩大到10万亩

  还将在中国以及中东等沙漠国家进一步扩大开展治沙试验

编辑: 陶玉莲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