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本土纪录片《大后方》将登陆央视 展示立体的抗战中国

10.08.2015  12:28

   讲述不一样的抗战故事 展示立体的抗战中国

   本土纪录片《大后方》将登陆央视

  《大后方》截图:滇缅公路筑路工。 (《大后方》剧组供图)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战时兵工书写了怎样的铁血传奇?战地医疗救护系统如何从无到有?大后方民众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委、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广电纪实传媒、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打造的纪录片《大后方》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8月9日,《大后方》总制片人、总导演徐蓓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后方》用全新的视角着力表现的是战争中的人,是不一样的抗战故事,全力展示一个立体的抗战中国。”

  徐蓓介绍,《大后方》共12集,每集50分钟,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再现、解读了战时中国大后方的完整历史,将70多年前的场景真真实实地推近到观众眼前。

  该片从酝酿到拍摄完成,前后历时近三年时间。徐蓓表示,近年来,重庆持续不断地对大后方进行研究,“这给我们的拍摄奠定了有力的基石。

  据悉,《大后方》由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江苏省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李继锋担任总撰稿。该片的编导团队成员曾磊、赵兴明、郭刚、周卉、吴旭等均是重庆本土的优秀电视人,他们的代表作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嘿!小面》、《品鉴》、《手艺》等。

  在纪录片《大后方》中,既有被人熟知的名人:如蒋百里、翁文灏、老舍等,也有千千万万没有名字但是同样值得缅怀的人物:他们是滇缅公路上的普通劳工、玉田油矿的运油工人、红十字救护队里的普通护士……

  与多数抗战纪录片着眼于战场不同,《大后方》更多地关注战争准备、战争动员、战略撤退以及武器制造、战场医疗救护、能源保障、教育与文化等此前少有影像触及的领域。

  为了能够真实地展现那段历史,除在重庆的周公馆、红岩村等地取景外,《大后方》剧组还走遍了北京、四川、云南、贵州、天津等国内十多个省市,甚至远赴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地,寻找影像资料,采访专家,进行拍摄。

  据介绍,《大后方》中60%到70%的影像是历史资料,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些以前从未跟观众见面的影像素材。本报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 赵迎昭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