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夫妻“裸婚”开家推拿店 “推”出光明人生

09.03.2015  09:11

在空闲的时候李西安坐在一旁阅读盲文书籍,黄福兰在陪女儿练字。 记者 蒋雨龙 摄

李师傅,我感觉腰不舒服”、“黄师傅,今天跟往常一样,劲椎推拿一小时”……元宵节当天,在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的一家盲人店里,半盲夫妻李西安和黄福兰正在为客人推拿忙碌着。晚上10点半,送走店里最后一位客人,外面的鞭炮声响了,夫妻俩拉上卷帘门,手牵手往家走去。对于李西安和黄福兰而言,这一天是繁忙的工作日,也是两人结婚11周年的纪念日。

他的世界 模糊中逆光飞翔

童年的放大镜

关键词:折翼

初见李西安,他身着深色西装,黑色皮鞋。1973年,李西安出生在西安,5岁时,随父母回到重庆大渡口生活,“父亲在重钢工作,母亲在中学教书,我还有3个姐姐”。完整的家庭,健全的身体,李西安的童年快乐无忧,直到小学三年级。“短短两个月,视力从1.5变成了0.3。”李西安说,那时他并不害怕,而是随身携带放大镜,用于看书、写字。到了高中,0.1的视力让李西安的成绩一再下滑,“不甘心,但是没有办法”。没能读大学成了李西安的遗憾,而经检查是患上视网膜黄斑变性后,他的人生变得不一样,“白天还能看见车子的轮廊,晚上啥都看不见。

5年的漂泊生活

关键词:跌落

高中毕业后,李西安开始打工。小区当保安、工地扛木头、路边摆烟摊……“看不清东西,干什么工作都不方便。”李西安说,他的每份工作都无疾而终。

20岁那年,李西安向家里借了7000元钱,到成都进购了一批皮鞋,再辗转西安去卖。在西安呆了两年后,他揣着仅剩的1000元回到重庆。“从1991年到1995年,我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也第一次因为眼睛感到自卑。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拿到残疾证的那一刻。”李西安说,22岁时,他到大渡口残联办理了残疾证,“领证时心想,怎么才2分钟就成了残疾人?

厦门的“上门李师傅

关键词:飞翔

1997年,李西安去了福州、厦门,在当地的盲人推拿店打工,独在异乡的推拿生活一过就是6年。

在厦门,李西安结识了一盲人推拿店的陈老板,也认识了在店里工作的黄福兰,“那段时间很快乐,也体会了靠自己挣钱的自豪”。在盲人按摩店锻炼出手艺后,李西安开始单干。“因为有了一批熟客,我就经常上门服务。”李西安说,那时自己没有店面,完全靠口碑做事,“客人介绍客人,经常打电话就问‘是上门李师傅吗’?”李西安说,不管路程有多远,只要客人打来电话,他都会上门服务。

她的世界 残缺间化蝶重生

左眼里的世界

关键词:缚茧

在按摩店里,忙碌的不只是李西安,还有妻子黄福兰。“你看,我的右眼是不是比左眼要小。”黄福兰说,她的右眼其实是一只假眼,现在眼部的肌肉萎缩,才看得出差别。

黄福兰的家乡在福建省三明市的农村,“小时候我在自家院坝里玩时,围栏的竹片戳进了右眼”。遭遇意外时,黄福兰才两岁,而从那时起,她只能看到左眼的世界,而由于用眼过度,左眼视力也逐渐模糊,降到了0.3以下。年幼的黄福兰没有将自己当残疾人,但别人异样的目光却一次次冲击着她敏感的神经,让她不敢出门。

在外打工的无奈

关键词:破壳

1997年,初中毕业的黄福兰想尽快独立,但因为眼疾,很多用人单位都将她拒之门外,“当时厦门有个电子厂来招工,我妈妈又是托关系,又是送礼,才勉强获得去上班的机会。”本想就这么努力下去的黄福兰,再一次被现实打败,“零件太小,我又只能看到左边的东西,流水线作业,完全跟不上节奏。”由于视觉障碍,加上一只眼睛的视差,黄福兰在过马路时,总看不到右面来的车辆,多次都差点发生意外。她不得不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农村。

手艺上的生活

关键词:化蝶

那时我告诉自己,这绝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黄福兰说,18岁那年,她通过乡里推荐,获得了到市中医院学推拿的机会。经过2年的学习和1年的实习,黄福兰几乎掌握了所有的推拿手法。当时黄福兰的师傅让她留在三明市上班,但她决定再次回到厦门,“想证明自己是能在厦门站稳脚跟的”。靠着手艺,黄福兰进入当地盲人推拿店工作,每个月挣800块钱,就抽出600块寄回家。

他们的世界

幸福里创造光明

一家推拿小店

说起婚姻,夫妻俩默契地相视一笑,“我们算是一见钟情吧”。

李西安说,他们2004年回到重庆后就去扯证。“在重庆也没办婚礼。”李西安说,两人到现在还没有买房子,是真正的裸婚,而一句“我看重的是他的人,有他就够了”让黄福兰的脸上泛起微红。

2009年5月,托载着夫妻俩梦想的佳李盲人按摩诊所正式营业,不足20平米的门面,只摆了两张床和一把风扇。生意起初并不顺当,只有小区周围的一些居民来做推拿,一天也就三四个。

经过五年多的经营,推拿店的顾客从小区周边的居民,扩展到南坪、大坪等地方,积累了300多会员,遍布主城各区。采访中,正在做按摩的冉晓昕说,她住在杨家坪,是店里的老会员,“每次颈椎痛,我都要到这里做按摩,不为别的,就感觉像回家一样安心。

一个健康女儿

之前我很犹豫要不要小孩,我怕孩子和我一样……”李西安说,他很喜欢孩子,可自己有眼疾,他害怕自己的孩子重蹈这样的人生。2008年,女儿李若姮出生,看着女儿一天天健康成长,李西安心中的不安渐渐退却。

虽然李西安和黄福兰的眼睛都看不清,可女儿却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在按摩店里,7岁的李若姮总会主动招呼客人,客人走后,又自觉地收拾床铺,“我们并没要求她这样做,但她看到哪里需要帮忙就会去做。”李西安说,女儿的懂事让他和妻子感到欣慰,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李西安说,她和妻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儿能平安、快乐地生活,就像取名“若姮”一样,“‘姮’在古代是嫦娥的意思,我们希望她的人生能像在天际的嫦娥,自在快乐”。

记者手记

爱是一种眼神

在李西安和黄福兰的意识中,他们和健全人并非不同,只是需要更努力地生活。

李西安说,他唯一羡慕的是健全人能感受眼神,“有时我就想给女儿和老婆一个眼神,让他们知道我是爱她们的。”说出这句话时,李西安的眼中虽流露出遗憾,却温暖有力。

或许我们无法体会李西安夫妇眼中的世界,但我们却能感知他们创造爱的能力。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他们让残缺的生命完整,让模糊的双眼明亮。

(重庆商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