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8岁女童生命尽头 父母捐献全身可用器官
手术前,医生向刘诗祺鞠躬道别。 西南医院供图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24日电 (记者 韩璐)“妈妈,我头疼……”沈安莲不会忘记,这是女儿刘诗祺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那已经是22日上午的事情了。
24日上午,沈安莲和丈夫刘仁江在重庆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的陪同下,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陪女儿“最后一程”。此前,沈安莲和刘仁江已签署同意书,自愿将女儿的一对眼角膜,2个肾脏和肝脏捐献出来。
“11月7号,孩子在梁平县医院被诊断为高级胶质瘤。我们把她送到重庆儿童医院,医生说肿瘤是颅内恶性肿瘤,建议我们保守治疗。”连续数日无法合眼的沈安莲脸色已近苍白,说起女儿患病的事,她声音很轻。
得知女儿患病的消息,在深圳打工的沈安莲和刘仁江当日就赶回梁平老家。担心县医院检查结果不准确,两人赶紧将孩子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沈安莲期盼“大医院或许结果不一样”。
儿童医院的检查结果与县医院相同。根据医生建议,沈安莲和刘仁江将女儿带回梁平县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我有一个表哥正好在医院工作,我向他咨询时,他建议我可以将(女儿的)器官捐出去。”沈安莲说,一开始她和丈夫并不接受这个建议,“我们当时觉得接受不了”。
陪伴女儿在儿童医院检查的日子里,沈安莲和刘仁江目睹了科室里和女儿一样的小病患。
“后来我劝她(沈安莲),有的东西我们留不住,也许可以通过这个(捐献)延续。”刘仁江说,身为父母,看到那些生病小孩和陪伴的家长,“想帮帮他们”。
“你的脑子里长了虫虫,只要坚持打针输液,就会好起来。”在陪伴女儿最后的时间里,沈安莲一直用这句话安慰时常头疼的女儿,“她打针吃药都很乖,生病的时候也经常对着我们笑。我想,(把器官)捐出去也是在留住她。”
“当我赶到梁平时,家属的情绪已经相对稳定。对于他们来说,要接受(捐献的想法)很不容易。”重庆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米智慧,在沈安莲和刘仁江签署完同意书后,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23日,刘诗祺因病情恶化转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外科。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停留在冬至上午的那句“妈妈,我头疼……”
24日12时55分,已经昏迷的刘诗祺被送往手术室。按照刘仁江老家风俗,小孩离世前,家人不能在身边。沈安莲和刘仁江给女儿买一套红色的新衣服,让她穿得漂漂亮亮的。“红十字会的老师答应给我拍一张她最后的照片。”对于沈安莲和刘仁江来说,这样告别是一种“无奈”。
13时15分,8岁的刘诗祺走完了她的生命之路,从此将换一种方式见证这个世界。据医生介绍,小诗祺所捐出的器官将帮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同时帮助三人恢复健康。此外,她的遗体将捐给第三军医大学用于教学或病理研究。刘诗祺也是重庆第65例器官捐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