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党员:一根钢筋的绑法也关系着工程质量
△徐世红(右三)和工友在一起
徐世红在工地上干了24年,挖隧道,修桥梁,铺轨道。今年44岁的他,做过经济师、执行指挥长,现在是中建五局重庆五号线北延伸段指挥部的党工委书记、执行指挥长,也是一名有着8年党龄的党员。
“一根钢筋怎么绑的,可以看出来认不认真。而作为党员,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徐世红说,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坚持建精品工程的理念。
信息化时代的工地
△送党课进工地
7月1日,渝北下起了大雨。中建五局重庆五号线北延伸段的工地上,车辆穿梭、人员到位,并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
“各种物料备齐,人员到位,按照应急预案来办……暴雨季节对我们是有一定影响,但可以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徐世红说,信息化时代,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解放,只需要做好沟通,监督起来也很方便。
指挥部有一块大屏幕,可以看到各处的情况:施工进展,人员是否到位,有无渗水和积水……
据介绍,中建五局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北延伸段工程线路全长8.64公里,线路起点接五号线一期工程园博中心站,止于悦港北路站,设车站7座,狮子山停车场1座。
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五号线一期工程形成串联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的南北向骨干通道。
一座包容的城市
徐世红的老家是湖北襄阳,1997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学的是经济管理,后来却进了工地,加入了中铁集团,负责合同管控、风险管控的相关工作。再后来,他加入了中建五局,做的还是相关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徐世红去过云南、长沙等地,挖隧道,建桥梁,铺轨道。
1997年,徐世红在云南大理走进自己人生的第一块工地。深山老林一待就是几年。最开始很不习惯,工程渐渐做起来了,也渐渐习惯了其中的艰苦。
因为工作的缘故,2014年徐世红来到重庆,很快就喜欢上这里,并在这里扎根,现在也算半个重庆人。
“很多我这样的‘外地人’来重庆安家。这里的人不排外,环境也很好,出门就能看到绿色植被。”他说,重庆吸引自己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包容性和人居环境。
一根钢筋的绑法关系着工程质量
△党旗下宣誓
相比其他行当,“进工地”不仅意味着工作环境偏僻,也需要转换不同的城市,对于安了家的人而言,家人要为此要付出很多。
“娃娃今年13岁,换了四次学校。”徐世红的妻子也是他的同事,在两人的记忆里,娃娃一岁以前都是待在工地上的,后来随着工作地点的变换,娃娃跟着他们走。
如是种种,老徐将其理解为一种党员的责任,“在工地,党员必须是率先垂范,做正确的事。”徐世红认为“正确的事”还有很多。
疫情爆发后,中建五局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北延伸段工程停工了近3个月,为了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复工复产后增加了人员、设备,科学管理,截止目前,不仅赶上了进度,还提前了。
作为一名工程负责人,徐世红深知有些事情必须去重点抓。“质量方面,必须抓实逗硬。”他会经常不打招呼、不定期地深入现场,看一线工人是怎么操作的,物料有没有到位。徐世红说,哪怕是一根钢筋的绑法,也关系着工程质量,只有这样“突然袭击”才能了解工程最真实的情况。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