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缺乏产业链 大师工作室多为小作坊
随着我市黄杨木雕大师柯愈勄上月底去世,如今重庆健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只剩下91岁高龄的陈思碧一人了。重庆工艺美术的传承,已成为业界人士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重庆的国家级大师现在仅剩一人了,希望此次我们推荐的传承人能加把劲。”10月26日,望着刚刚出炉的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申报名单,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何发美有些感慨。
对重庆来说,柯愈勄辞世不仅意味着一位大师的远去,更意味着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面临的压力。据了解,重庆工艺美术共有11个大类,近万个品种。它们传承得如何?又进行了哪些探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缺乏产业链 大师工作室多为“小作坊”
“传统工艺传承太难了。新人学得慢,老人老得快。”近日,摸着家中的一件半成品,91岁的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思碧轻声感叹。
因为身体原因,陈思碧现在已少有新作。她告诉记者,自己与儿媳妇朱华共同打造的工作室招收了五六个学徒,“也不知道他们最后会不会从事这个行业。”
虽然有自己的工作室,但陈思碧与朱华的作品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仅现身于各种会展与行业图书专题。对此,朱华无奈地表示,漆艺产品诞生除设计造型外,还需一系列复杂的综合技法打造,同时材料价格也非常高,仅中国漆就要400元一斤。“好的漆艺产品要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价格降不下来。”
朱华认为,这种“曲高和寡”的尴尬让工作室更像一个“小作坊”,“一年做几件产品,参加完展览后,又放回家里,自己看。”
这种尴尬并非个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共有上百家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多个工作室都以作坊形式存在。
在融侨苹果城,花丝镶嵌制作大师李昌义与热爱花丝工艺的重庆工商大学教师左书侨,共同打造了一个约70平方米的工作室。左书侨介绍,工作室主要起传承作用,同时也销售部分工艺产品,但入不敷出,每个月都得倒贴1万多元。
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一楼,记者看到蜀绣传承人康宁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作品。康宁说,目前收入并不稳定,仅靠散客支撑,“客户都是慕名而来,一年只能销售10多幅作品。”
传统产品销量下滑 珠宝行业异军突起
不仅是民间的大师工作室难以形成产业链,已成规模的工艺美术企业也难逃行业困境。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两年购买礼品的客户大量减少,大批工艺美术企业产品的销量也明显下滑,有的企业已处于半停产状态。
对此,重庆根木家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亥感触颇深:“以前我们的年销售额至少上百万元,但今年到现在只有不到20万元。”黄亥说,公司今年参加了包括深圳文博会在内的多个展会,但账上分文未进,这种现象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而与黄亥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重庆皇庭九龙珠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对市场前景的无限憧憬。“去年我回重庆后,每个月经我介绍购买珠宝的朋友,下单就有几十万!”王斌说,重庆近5年的珠宝消费量年增长超过20%,市场前景美好。
“尽管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处于低迷期,但重庆近年来的总产值与整体规模却在不断提升,这正是因为珠宝行业的大量加入。”何发美介绍,近两年,一批东部沿海珠宝企业开始向重庆转移,如酉阳的泰和泰珠宝有限公司和金叶珠宝有限公司都由外省入驻建厂,2014年两家企业产值就超过40亿元。此外,九龙坡区已引进香港企业,正在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珠宝产业基地。
开启“工艺美术+”模式 创新传统工艺闯市场
事实上,无论市场如何,重庆的工艺美术人已经在传承与工艺上开始了创新的探索。
王成刚是柯愈勄的徒弟,为让木雕走进生活,今年5月,他与朋友在黄桷坪开了一家名为“造物空间”的工作室。在这里,顾客花费不多,就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做梳子、发簪、菜板、碗等木质物件。从画设计稿、做模型到最终的打磨,都由顾客自己完成。“工艺美术想要传承下来,必须回归生活。”王成刚说。
荣昌夏布的非遗传承人、壹秋堂品牌创始人綦涛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她告诉记者,今年,壹秋堂已正式进军时装界,服饰以夏布融合潮绣、盘扣等工艺,让民间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今年市工艺美术协会还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开展为期5年的重庆工艺美术协同创新项目。一批来自民间的工艺美术大师通过课堂教学,与学校师生共同完成创意作品。
何发美认为,目前重庆工艺美术的探索已经开启“工艺美术+”模式,这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周郑生近日提出,工艺美术+现代科技、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都是业内要探索发展的道路。”
除了在产品上的创新,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余强建议,重庆的工艺美术可以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现代销售理念和先进的销售手段为全行业服务。而重庆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黄波则表示,重庆工艺美术龙头企业应该联合以来,大力培育珠宝、陶瓷、石雕等专业的生产基地,“让工艺美术在融入无限可能后,找到自己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