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人闯关东 每年接纳千余川渝打工者

30.03.2016  11:28
【摘要】 从北京到东三省,他从一个建筑小工起步,一路辗转自己开办公司,现在,他所创办的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辽宁省建筑工程行业龙头企业。他不但自己当选为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还带领上千名川渝老乡外出务工,靠着勤劳双手改变生活。

  刘福乾。 晨报记者 赵欣 摄

  从北京到东三省,他从一个建筑小工起步,一路辗转自己开办公司,现在,他所创办的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辽宁省建筑工程行业龙头企业。他不但自己当选为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还带领上千名川渝老乡外出务工,靠着勤劳双手改变生活。

  白衬衣加黑西裤的简单衣着和谦逊有礼的谈吐,很难让人把他与工程老板联想在一起。站在今天的事业高度回望来时路,42岁的巫溪汉子刘福乾十分感慨,“就像做了一个梦,只是这个梦并不虚无,它见证了我二十多年走过的每一步,我少年时的梦想已经实现,现在,该带着更多兄弟去追梦了。

   一张海报点亮少年梦

  刘福乾的老家在巫溪县上磺镇,山远地偏的家乡,当时条件相当落后,少年时代的梦想,与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大致相同,“很简单,就是怎么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刘福乾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务农为生,全家人的生活都得靠种地来维持,“巫溪是有名的贫困县,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辛苦劳作一年,也没多大盼头,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头。

  刘福乾在家里排行老三,却最懂事,也最让父母放心。“那时家里土墙上贴了一张海报,就是这张彩色海报让17岁的我,下决心要出去闯闯。”刘福乾回忆,海报上是一个拿着大哥大的男人,站在一辆轿车旁,脸上满是成功人士的自信,“当时,我因为学习不太好,已经没念书了,我很清楚读书已经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要怎样才能成为海报上那种成功者呢?

  想来想去,刘福乾也没能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当时还刚刚进入20世纪90年代,巫溪家乡的生活环境落后而保守,“周围的村民早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他们对未来没有我那么强烈的期待,我觉得,要改变的话,第一步必须得跳出家乡,去真正的大城市看看,才有可能闯出新的路子。

  拿定主意后,刘福乾决定跟着姐夫去北京打工。

   从底层小工到公司副总

  刘福乾进了北京城建二公司的一个建筑工地,只能从最底层的小工做起。

  凭着勤快和聪明劲儿,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崔力亮很快注意到了刘福乾,“我拜他为师,我们情同父子。”时隔二十多年,说起师傅,刘福乾眼里闪烁着感激,“崔师傅可以不拿图纸,到工地现场走一趟,各类数据就能了然于胸。他是工地的技术一把手,所有人都特别尊敬他。

  刘福乾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比别人提前半小时到工地,下班主动延后半小时离场。一年后,19岁的刘福乾系统掌握了从施工、管理到核算的一整套专业技能,考下了助理工程师证,而这样的技能,别人通常要三年才能掌握。

  1993年,北京老体育场因为地下人防工程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刘福乾意识到机会来了,他开始组织老乡进京打工,慢慢地每年有几百人愿意跟他闯荡。到了2001年,刘福乾已是建筑公司副总兼技术总工,月薪达到7000元。

   带领老乡东三省淘金

  在北京站稳脚跟后,刘福乾觉得是时候开创自己的事业了。2001年,刘福乾与小学同学康先明来到大连,合作承接了大连当时最大的综合性市场长兴市场的建设工程业务。

  出来单干毕竟经验不足,很快他们遭遇了滑铁卢。刘福乾回忆,2002年,他把父母一辈子的8万多积蓄借来,加上自己买房的十几万,凑在一起接了一个30万元的项目,结果一年后赔得干干净净。“外债和工人工资拖欠了七八十万,只好在2004年春节回老家借钱还债。

  刘福乾用借来的钱如数发放了工资,接着带领工人投入到大连21世纪大酒店的工程中。三个月后工程竣工,拿到大连首个鲁班奖,打响翻身第一仗,“我们的高标准也拉高了成本,后来核算基本没挣钱,但积累经验、赢得口碑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机会。”随后,中建七局、八局在沈阳、长春等地的项目纷纷伸来橄榄枝。

  大发展从2008年开始,刘福乾成立的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陆续承接了沈阳市奥体中心、华润万象城等多个大型工程。迄今为止,他每年从川渝等地组织上千人的农民工赴东北淘金,2013年公司产值突破1亿元,2015年达到2亿元,少年时的财富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晨报记者 赵欣

   ■人物

  刘福乾,1973年生于重庆巫溪,1990年先后在北京和东三省多个城市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曾荣获大连市首个鲁班奖,他创办的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同行业龙头,每年接纳北上打工者超过千人,大多数来自重庆和四川。

   ■语录

  “从一个底层打工仔到拥有今天的事业,诚实守信、踏实做人是我不断成功的秘诀。

   ■对话

  重庆晨报:事业在东北,对家乡重庆挂念吗?

  刘福乾:父母还在重庆,每年我都会回去探望。我会带着孩子重走我小时候的山路,让他记住重庆才是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