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0862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11.03.2016  02:16

渝农复〔2016〕16号

 

 

 

市发展改革委:

现提出《关于进一步科学优化城市发展新区沿江功能的建议》(第0862号提案)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委员时参考。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启动了整县、整乡、整村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015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025万亩,配方肥施用总量达到47.2万吨(实物量),配方肥施用量占化肥施用量12%以上,减少不合理施肥3.78万吨。 二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广泛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技术措施,因地制宜集成了一批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如杀虫灯、黄板、性诱剂诱杀害虫以及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模式。同时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各种类型专业化防治组织达到1725个,植保机械2.55 万台套,从业人员2.62万人,日防控能力达到76.5万亩。 三是开展标准化创建及三品一标认证。 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发挥其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引领带动作用。2015年,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00个,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发展到238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46个、绿色食品722个、有机食品7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4个。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态化转型

一是农村沼气生态家园循环农业模式。 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60万户,建设沼气工程4284处,绝大多数沼气用户建立了“畜—沼—菜(粮、果)”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二是围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 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牧业,鼓励养殖场建设雨污分流、干稀分离以及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和沼液还田管网,推广“畜-沼- 果(菜、粮、花卉、药材)”种养生态养殖模式。 三是以秸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模式。 我市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实施秸秆腐熟还田项目200万亩,作物秸秆腐熟还田鲜重达254.2万吨;加大非粮饲草料综合开发,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约20.3万吨。另外积极推广秸杆覆盖秋洋芋、秸杆食用菌、秸杆沼气等多种综合利用方式。 四是农业时空拓展与共生利用循环农业模式。 应用生态系统生物共生及物质循环原理,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的新型立体循环农业,如鱼菜共生、稻鱼工程、稻鸭共育、间重套作等等。我市推广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4.4万亩。实施稻鱼(虾、蟹、鳅、蛙)工程近60万亩。

(三)加强面源污染监测,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目前全市已建立了12个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其中地表径流监测点9个、淋溶监测点1个、地膜监测点10个、生猪监测点1个,主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日常监测工作。同时,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及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源典型数据调查。2015年我市已采样792个,其中地表径流水样504个、降水18个、土壤鲜样27个、土壤干样27个、作物及废弃物144、畜禽粪污72个,获得监测数据3000余个,为我市计算排放通量及流失系数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争取各项扶持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将生态循环效益农业作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围绕“生态田园、生态产品、生态家园”的目标,坚持“优质、绿色、循环、低碳”的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利用技术、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挖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循环发展潜力,积极引导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二是推广绿色清洁生产技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按照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计划,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三是提升农业污染监测能力,积极开展防治试点。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预警和长效机制。继续开展生态农业村创新试点,通过实施 五四三 工程, 五项措施 即建设生态田园、推行生态耕制、发展生态产品、培育生态文化和扮靓生态家园; 四项技术 即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拦截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三项机制 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产台账管理机制和农田污染监控机制”,探索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转型。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3月9日

 

(联系人:陈力平,联系电话:89133248,邮政编码:401121)

 

 

公开标志:主动公开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