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

28.09.2016  16:38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市文化委指导区县根据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制定  “1+N”采购目录。“1”,为全市规定动作,即: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演出服务;“N”,为各区县自选动作。目前,全市有32个区县颁布了本地区具体购买目录共468个,涵盖国家规定的五大类38个小项。  2014年起,通过公开招标,每年为全市2520个社区放映数字公益电影12000场。
      二是以社会为主体调动各方参与。目前,全市50余家民办博物馆(非遗陈列室、展览馆),32家民办图书馆和艺术馆、美术馆,1.3万余户农村文化中心化户(大院),8000余支10人以上规模的民间文艺团队,以及社会网吧、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2015年,我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流动文化服务达43727场,全市财政总投入达12000万元。
      三是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供需对接。2014年,我市在巴南等7个区县试点建设公共文化物联网,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互联网的形式,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网上预约、互联互通”。2015年,扩大了试点范围,并提升平台功能,现已有35家区县启用平台,建设资源数2914个,完成9268次配送,建立志愿者(团队)2212个。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