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未来5年,重庆要从这六方面发力

30.11.2020  20:21

11月26日至27日,中共重庆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重庆发展擘画了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意义重大。

▲11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全会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全会强调,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抓紧抓实“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强调重庆“十四五”时期要在六个方面发力:

要着力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要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要着力绘就城乡区域和谐共美新画卷;

要着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要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要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新水平。

如何理解这六个“着力”,两江观察邀请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解读。

▲长安汽车车间内,机器人正在作业。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庆华:

一是厚植现代产业新动能。聚力构筑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速主导产业升级,补足现代服务业短板,加快培育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加强创新资源布局,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良性互动,带动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规模;强化科技成果转换,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重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

二是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平台建设,发挥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支撑作用,补齐重庆创新短板。落实支持产业发展相关创新政策,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科研补助及经费投入,扩大创新项目融资渠道;加强领军人才、产业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建成多层次产业人才队伍;深化重庆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扩大有效需求新动能。加强需求侧管理,健全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缩小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培育消费信用法制环境,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合理发展消费信贷,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激发居民对品质消费的潜在需求。提升重庆特色商业街品质,促进重庆商圈转型升级,培育居民消费热点。加快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提升重庆开放型经济体系水平,丰富消费市场供给。

▲果园港码头龙门吊正在吊装集装箱。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全方位合作,强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省份等互动对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地区的经贸合作。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刘新智:

一是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重点抓好三方面。布好新时代改革整体的局,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改革方向,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为主要抓手,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落好关键性改革的子,围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确定改革核心;围绕财税金融制度、生态文明体制、科技创新体制、国企体制机制、农业供给侧、区域协调发展等,强化改革重心。抓好改革落地的度,深化改革求发展,关键是要落地。要强化改革意识,转变改革思维,明确改革路径,制定改革措施,加大改革落地力度,加快改革落地进度,拓展改革落地深度。

二是要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注意两个“”。制定更高水平开放的新政策。加快构建和完善内陆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和完善更加开放的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对外贸易等政策,形成统一、规范、健全的促进高水平开放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采取更高水平开放的新举措。围绕加快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建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培育开放产业、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出海出境大通道、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改善国际营商环境等领域,出台更优惠待遇、更简化程序、更精简负面清单等,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三是要深化全方位合作。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地区和周边省份,与国家战略地区加强对接,形成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互通互联、共享共生,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跨区域合作的典范。全面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国际产能合作、经贸往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供应链链接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积极执行RCEP相关规则,加强与东盟、日韩地区的经贸合作,改善地区贸易和投资环境,推进相互间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万州在长江南北消落带打造了生态美景。冉孟军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绘就城乡区域和谐共美新画卷,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要素高效配置、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易淼:

重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求紧扣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发展主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互动。

一方面,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层面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不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助力,通过城乡之间市场网络、产业网络、金融网络、信息网络、生态环境网络联通发展促进城乡分工广化和深化,更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和引导重庆各区域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区域优势、产业特色,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同时,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构成,要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在重庆各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以更加畅通有序的区域经济循环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助推重庆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缙云山。万难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国川: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注重协同治理、综合治理。与四川、贵州协同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把流域水环境容量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实现定城、定地、定人、定产,加强流域的产业调整和水污染控制。

要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创新绿色技术、培育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生态资源价值市场化,继续完善碳交易、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完善市场化生态补偿,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0月20日,重庆园博园,花博会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往。崔力 张锦辉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全面发展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等社会事业,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副教授张贵群:

要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每年都有新变化新收获,让群众看得见摸的着,让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进程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面推动城市提升、乡村振兴,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突出巴渝特色,弘扬传统文脉,强化文化产品生产与丰富供给,建设文化强市。

▲市民正在南岸区南滨路烟雨广场欣赏山城夜景。龙帆 摄/视觉重庆

原文回顾

要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新水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张贵群: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易发多发期,平安建设、社会治理、风险防控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要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法规配套、机制完善、设施完备、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筑牢安全屏障。

要居安思危,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考虑得更深入一些,把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注重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抓好“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等重点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今后五年,重庆要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展望2035年,重庆将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新重庆将屹立在祖国西部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蓝图令人振奋,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我们要砥砺前行,奋力创造美好未来。

原标题:未来5年,重庆要从这六方面发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