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归来三峡》首演季落幕 半个月接待26417人

07.01.2019  16:22

1月2日,奉节县召开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项目建设总结大会。据介绍,《归来三峡》自去年12月15日正式首演以来,首演季共演出16场,接待观众26417人,平均每场1651人,上座率达95%,得到了广泛好评。

据了解,在结束首季演出后,考虑天气原因,《归来三峡》将进行短暂休演继续提档升级,并在今年适时复演,实现更好呈现。

打好‘三峡牌’,唱好‘三峡戏’,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标、全域旅游发展的引擎。”奉节县委主要负责人称,《归来三峡》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的生动实践,是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的积极探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必将共同开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新时代。

全球内河水上体量最大的工程

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

千百年来,奉节形成了以诗词文化为特质,多种文化并存的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奉节因此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城”称号。

2016年,奉节县携手张艺谋在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打造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

这是全球内河水上工程体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完全自主创新项目,《归来三峡》完全是一场彻底的人文、自然、科技与诗意的归来。”奉节县相关负责人称,为满足演艺需求,该工程建设规模为1个满载排水量9500吨的水上观众平台、1个满载排水量20000吨的水上演出平台,两平台间通过跳趸、跳板、钢引桥与实体斜坡道连接。观众浮台是一艘单体、平底、单甲板趸船,可容纳观众1738人、工作人员100人。

据介绍,演员传送带采用双机头驱动,传送带长度为120米,承载4吨,长度和承载为国内首例,保证了链条闭环线的平稳。演出平台以白帝城的天然风光为背景,上方通过2D威亚小车悬挂63片造型景片矩阵的变幻效果作为演出视觉主体,通过投影灯光的变换,根据不同诗词篇章意境重新排列组合,呈现出极具中国水墨山水的美感和唐宋诗歌之风。

大量使用世界上最新的舞美机械设施。”《归来三峡》创作团队相关负责人称,《归来三峡》作为一场舞台科技含量极高的创新型演出,融合了科技、古典、诗词等音乐元素,并以山水为体,打造了异常视觉盛宴,让观众大呼过瘾。

三峡黄金旅游新时代的重磅项目

去年12月15日晚7时30分,烟波浩渺的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长江非航行水域,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震撼首演。虽然气温较低,但观众们热情不减,一席惊心动魄的视听盛宴仍让现场一片欢腾。

以天地为舞台,以山水为幕布,以高新科技为支撑。”据介绍,整个演出时长约60分钟,节目内容选取了杜甫的《春夜喜雨》《登高》《绝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共10首诗词,每首诗词为一个篇章,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作旁白注解,“将诗人创作背景和诗词意境直观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如幻如梦的唯美诗意中,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与中华诗词的意蕴之美。

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归来三峡》摈弃通常采用的娱乐模式,是首次以讲解古诗词的方式来创作的第一台大型实景演艺,用浅显易懂的讲解词将晦涩难懂的古诗词以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传达进游人的心中。他说,《归来三峡》摒弃了以往“印象”系列、“又见”系列的人海战术,更多使用高新技术呈现方式,糅合前沿科技、多媒体技术、人文美学、当地文化,是实景演艺项目的“换代之作”、“传世之作”。

作为重庆市文旅‘三峡牌’的主战场和最前线,《归来三峡》是重启三峡黄金旅游新时代的引爆性项目。”据出品方介绍,该项目冠名“归来”主要有四重含义:一是“告别三峡游”后重回三峡旅游热点的归来,二是寓意奉节“千年诗城”灿烂诗歌文化的归来,三是导演张艺谋再次执导大型实景演艺的归来,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来。“力争将《归来三峡》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文化精品,打造‘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传世之作。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归来三峡》秉承生态环保理念,对“”元素的创新利用与展示是项目的亮点之一。除演出地点位于瞿塘峡外,演员的绝大多数表演也都在水上完成,演出全程处处可见对“”元素的尊重与创造性处理。

归来看三峡,三峡已归来。”奉节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水”滚滚东去,“三峡美”亘古不变,“夔州魂”德润万家,“诗城情”传唱千年。奉节的悠久历史、自然山水和人文底蕴在《归来三峡》得以完美融合呈现。

下一步,奉节将建设诗歌小镇,布局白帝城、草堂湖、竹枝词公园三大诗歌主题园,实施夔州古城复建、大白帝城遗址保护、夔州博物馆、诗歌剧院、杜甫江村等一系列文化传承项目,力争将奉节打造成诗意天地、诗歌高地和诗人圣地。

赵童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