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提升30% 两年即可收回成本……传统制造企业插上工业互联网“翅膀”
当传统制造业遇上工业互联网,将擦出怎样的“火花”?“通过这套智慧管控系统,预计今年可节约成本270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0%。”5月11日,北碚区蔡家岗镇的重庆宏扬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蒋亚铭,一边演示着企业新引入的工业互联网,一边给上游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
成立于2002年的宏扬电力,是国内同类企业中第一家引进工业互联网“尝鲜”的公司。蒋亚铭说的智慧管控系统,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打造的,是专门针对工业企业开发应用的工业互联网。
记者在一块电子大屏上看到,该系统集设备智能监控、环保监控、物流智能管控、生产智能管控和质量智能管控于一体,工厂布局、生产流程、环保排放、质量检测等环节通过一块屏幕就能了然于胸。
“比如,在原材料堆放区,以前依靠人工拣选,效率不高还容易出错。”蒋亚铭说,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后,通过数字建模,原材料的拣选依靠大数据实现智能拣选,仅这一个工序,就节省了7名人力。
经过拣选后,原材料进入转换池、酸池清洗,最终进入镀锌环节。过去,上述生产环节的诸如PH值等排放数据,全靠工人每2小时一次人工记录、上传,存在错漏不准等情况。现在,排放数据实时显示,还同步接入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监测,一旦超标,系统自动报警,整个生产流程同步开始进行工艺调整,以确保排放达标。
生产中最重要的镀锌环节,也因为工业互联网的到来发生了“巨变”。“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人工检测镀锌层的厚度,以此确定产品是否达标,常常因为耗时太久,导致效率下降。”蒋亚铭告诉记者,现在,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通过增设自动测厚仪等设备,镀锌检测环节全部交给了机器,这一个工序又节省了15名人力。
整套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软件、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费用大致在600万元左右,虽然一次性投入不菲,但蒋亚铭预计两年内可收回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富余的员工可以转岗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蒋亚铭还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缘于平台助力,企业2月初复工复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
新闻多一点>>
争创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让宏扬电力尝到甜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去年4月落户北碚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打造的。作为重庆市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公司依托航天云网INDICS平台和丰富的工业互联网行业经验,全面推动市内企业上云与示范建设,并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石化行业)”项目、科技部“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专项——“面向汽车产业集聚区域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及科研项目,是重庆十大企业上云服务商、重庆市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庆市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部长孙阳告诉记者,公司将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整合航天科工集团与航天云网公司优势资源,加强创新中心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源,争创成为工业大数据领域唯一和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作为一项重点任务,2020年,创新中心还将联合中海油完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基础建设,接入重庆顶级节点,实现石化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标识解析量500万,标识注册量100万。项目建成后,实现标识日均解析量50万次,标识注册量1100万个。形成标识解析系统编码规则1项、技术标准1项、运营规范1项、管理规范1项、专利2项、软著5项。
与此同时,创新中心还将以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从研发设计方向、资源配置方向、企业运营方向、生产过程方向、设备管理方向等五个方面完善平台功能,开发特色APP,引入丰富资源接口。预计今年平台还将新增服务企业2000户,连接20000台套工业设备,使平台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翰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