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与战友同看《长津湖》:真实的战场比电影更惨烈
92岁的邓璧虹拄着拐杖,从璧山的家中出发,花了一个半小时来到杨家坪,在电影院里端坐了三个小时,只为与战友们一起看一场电影——《长津湖》,重新感受那段他们曾共同经历的烽火岁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80师539团卫生干事邓璧虹,曾在战场上荣立三个三等功,因炮弹导致听力永久受损,目前接近失聪。尽管几乎听不到声音,但他认真看完了整部电影,其间多次落泪。
10月13日,二十多位平均年龄近90岁的志愿军老兵及其家属集体观看了《长津湖》,他们说,“真实的朝鲜战场比电影更惨烈!”
炮火中抬回战友的遗体
▲邓璧虹(左)和战友刘世林
1951年3月,年轻的邓璧虹从璧山出发,学习了朝鲜语和卫生知识后,在中秋节那天,跟随部队渡过了鸭绿江。1953年5月初,他奉命前往前线“八一站”,负责管伤员处理、登记、包扎。
一名运输弹药和送伤员的担架员受伤被送到八一站,那人从包里掏出一匹红绸,里面包的是牺牲战友的尸骨。那位担架员康复后又上了前线,表现英勇,多次负伤,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给邓璧虹留下了深刻印象。
“八一站”离前线不到一公里,敌人的炮弹好几次在他身旁爆炸,导致邓璧虹听力严重受损,之后更是每况愈下,逐渐失聪。
在著名的方形山战斗中,他受命在敌军疯狂的炮轰和严密封锁下,将前线牺牲的战友和伤员转移回来。
炮弹密集地飞来,在牺牲、重伤了多人后,第一次冲击失败。第二次,邓璧虹他们用刀砍去树枝和荆棘,开辟出一条险“路”。衣服被挂得稀烂,身上也划出一条条伤痕。
那一晚,月亮挂在枝头,微微泛黄,敌人的炮火把树的枝桠都打秃了。两三百米外的山头就有敌人驻扎,不能开手电,也不能用火把,一路靠着脚踢手摸,在黑暗中地毯式搜寻战友的遗体。
邓璧虹和战友共找到27具我军同志的遗体,用担架一具一具抬回八一站。来回跑了四趟,大汗淋漓,近乎虚脱。他又挨着登记,将遗体一个个装进塑料袋。
上战场前,每名战士在衣服上都用笔做了记号,写上名字、身份、部队番号——倘若牺牲了,大家会知道这是谁。然而当遗体运回来后,好些拉开衣服后,已根本看不清记号。
他们挖了坑,用五层白布将遗体裹好后放进去。知道名字的立一块牌子,不知道名字的只能直接用土盖上。邓璧虹记得其中有一位指导员姓安,团长专门交代他“一定要厚葬”。因此在掩埋安指导员时,除了五层白布覆盖,邓璧虹还找来一个狭长的弹药箱,将遗体放进去。他在木板上匆匆写下几行字:“营长老大哥,你壮志未酬身先去,不禁让人叹息。不要闭着眼,看一看即将到来的胜利,战友们将踏着你的血迹冲向敌人阵地!”
“一定让敌人偿还这笔血债!”
▲刘世林
88岁的刘世林是邓璧虹同一个团的战友,荣立两次三等功。昨天,他特地穿上了军装,上面挂满军功章和纪念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影片中的一句句台词直抵人心。回忆起当年的烽火岁月,刘世林老人激动地说:“电影拍得很真实,但真正的战争,更加艰辛,更加惨烈,更加悲壮!”
在战场上,亲眼见到身边战友牺牲,是刘世林最难受的时刻。他清楚地记得,当他所在部队在谷山郡整训时,还没有完全进驻防空洞。有一天,连队改善生活,炊事班和勤杂班的战友们正一起烙油饼时,敌机突然发动空袭,几架飞机轮番俯冲,一边射击一边投弹,驻地周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
一名四川籍炊事员来不及躲避,被敌机子弹击中大腿腹股沟位置,鲜血如注。刘世林抓起急救包冲了上去。他用颤抖的手将伤员裤腿撕开,营部医生赶了过来,迅速进行了包扎止血和夹板固定的紧急处理。
战士们找来门板当作担架,由刘世林护送去师医院。这时炊事员伤势已相当严重,时而昏迷不醒,时而焦躁不安。刘世林在担架旁抓住他的手,不停跟他说话:“一定要坚持住,不要睡着啊!”
然而,才走了一公里,炊事员渐渐没了反应,面色苍白,两眼发直。刘世林赶紧检查,发现他的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此刻在郊外,身边除了几个急救包,找不到任何其他医药抢救设备,他心急如焚。刘世林让战士们护着伤口和夹板,对炊事员做了人工呼吸,却依然没有反应。
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秀丽的山岗,擦净战友身上的血迹,为其换上崭新的军装,就地掩埋。这是刘世林当卫生员来第一次参与抢救,却没能把战友救回来。
“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敌人偿还这笔血债!”
他的哥哥上战场后就再也没回来
▲龙汉清(右)和战友
陪老兵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叫龙长荣的老人,在看电影时他多次落泪。龙长荣的亲哥哥叫做龙汉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58师173团3营的一名战士。出生于1953年的龙长荣,只能在父母的讲述中去认识素未谋面的大哥。
龙长荣深情地说,大哥小时候,跟着父母经历过“五三”“五四”大轰炸,因此从小就知道,拼了命都要保家卫国。
1950年11月,龙汉清随军渡过了鸭绿江,此后还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报平安,说仗打完就会回来,请父母不要牵挂。这是一封写在慰问信背面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必胜的决心。收到信后,父母非常欣慰,也期盼着儿子早日回家。
然而,朝鲜战争结束后,和龙汉清同上战场的小伙子们回来了,他家收到的却是一张“失踪证”。儿子去哪里了?父母多次写信去相关部门询问,但都没有结果。1983年,家里收到了抗美援朝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和180元抚恤金——这就是龙汉清留给家人的全部。这时,年迈的父母才不得不接受,儿子永远留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事实。
▲龙汉清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从小,龙长荣就知道,自己家里有一个重要位置一直空缺着。家里人不清楚龙汉清是如何牺牲的,“妈妈临走(去世)前,嘴里一直念着大哥的名字,心里从没放下啊……”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龙长荣说,自己从小喜欢看战争和革命题材的电影,“最可爱的人”这几个字一直深深刻在心里。在看《长津湖》电影时,看到主人公离别父母,走上战场,他也在脑海中勾勒大哥离开家乡时的场景:“想必他也是这样依依不舍笑着对父母挥手,意气风发地出发,不想却成了永别。”
龙长荣退休后,成为了一名为志愿军老兵们服务的志愿者,尽心尽力帮助老兵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他曾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有没见过面的大哥“龙汉清”的名字。他抚摸着那个梦里念了千百遍的名字,失声痛哭,长跪不起。
▲龙长荣(中)在纪念碑上找到了大哥龙汉清的名字
上游新闻 纪文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