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完善八大机制确保扶贫对象识别退出精准(《重庆扶贫专报》第68期)

27.08.2018  11:55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扶贫对象精准退出是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事关脱贫攻坚绩效。脱贫攻坚以来,重庆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先后开展8次全市性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活动,下发35个文件,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退出精准的目标。

  一是完善一年一度动态管理机制。以动态管理为基础,确保管理规范化,为配合年度目标考核,逐步规范建立扶贫对象一年一度的动态管理机制。每年10—12月,精准识别当年新增贫困对象并录入系统、精准识别返贫对象并完成系统标注、精准识别当年脱贫对象并作退出处理、更新完善系统内所有对象信息,推动动态管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是完善系统数据质量按月通报机制。以按月通报为抓手,确保信息精准,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市建立数据质量按月通报制度。每月5日前,通过重庆市扶贫办公室公众信息网通报上月数据质量,系统除“人员身份变更、收入类基础指标变化、贫困户属性调整”功能关闭外,其他功能全年开放,系统信息可以常年修改完善。

  三是完善建档立卡专项考核机制。以专项考核为依托,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严格按照2014年7月出台的《重庆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考核办法》(渝扶办发〔2014〕85号),从考核指标、考核范围、评分标准、考核要求、成果运用五个方法进行明确。每年均完成考核任务,兑现成果运用。

  四是完善对象精准识别承诺机制。以识别承诺为突破,促进工作落细落实,今年初,与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重庆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承诺书》,就坚持识别标准、严格操作流程、做到“六个防止”、确保结果精准四个方面做出明确承诺。

  五是完善定期数据统计分析制度。以统计分析为依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每年1月份编制重庆市上年《扶贫建档立卡统计资料(快报数)》,每年4—5月编制重庆市上年《扶贫工作统计手册》、每年6—7月编制重庆市上年《扶贫开发数据分析报告》,为各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是完善脱贫成效跟踪监测机制。以跟踪监测为补充,确保数据更详细,联合重庆调查总队,采用农村住户调查的方式,在7个区县、81个乡镇、120个村建立1200个样本户,实施脱贫成效跟踪监测,全程了解脱贫攻坚过程中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情况,为建立健全脱贫巩固长效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七是完善定期督查约谈机制。以督查约谈为手段,倒逼工作抓细抓常,将建档立卡纳入常态化督查巡查范畴,坚持每季度督查巡查1次,并以区县为单位排名通报,每一次要对后三名区县进行约谈。市级相关部门同步参与建档立卡工作,部门工作业绩纳入年度脱贫攻坚绩效考评范围。

  八是完善数据服务管理机制。以服务管理为导向,确保数据安全,为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出台《扶贫数据保密协议》、《重庆市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所有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坚持严格的审批备案制度。

            信息管理处

重庆酉阳: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酉阳县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切实加快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7.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