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品种新技术带到山区 助村民种出的中药材量质双升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副所长陈大霞近日获评2017年度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这一荣誉将激励自己继续开拓创新,以此为新起点,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接下来,陈大霞的工作重心就是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把新品种、新技术带到山区,带动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
陈大霞一直致力于中药科研事业,专注于解决中药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对于农民来说,种植中药材机会和困难并存,我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种出高质高量的中药材。”陈大霞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
玄参属于大宗药材,许多清热解毒药或饮料中都含有,用途十分广泛。重庆是玄参主产地,种植条件需要在海拔800米以上,在南川、酉阳、武隆、秀山、彭水等地都有踪迹,其经济价值也远高于一般农作物。陈大霞介绍,农民种一亩玉米、土豆产值为几百元,而一亩玄参的收益在2000至3000元。
“但是玄参的子芽难以完整保存,影响了产量。”对陈大霞来说,什么样的病害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留种”。因此,她在给种植户做技术指导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不管价格涨跌,要留种。”
她解释说,玄参是无性繁殖,其子芽头年10月采摘过后,次年3月开始种植。以往村民将玄参子芽随意装入编织袋中,要种的时候拿出来,大部分已经腐烂了。腐烂的子芽就不能做种,这样一来,严重影响第二年生产。
如何保存好玄参子芽?从2006年起,陈大霞就和同事们深入山区农村开始研究。“我们按照农民的传统方式精心存储,但发现,子芽的存活率依旧没有明显提高。”陈大霞说,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她发现玄参子芽存储对温度、湿度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冬季子芽在低温下不会发芽,“于是我们把子芽放在塑料网兜里,埋在土中保存,第二年要用的时候再取出。”
塑料网兜上有芝麻大小的孔,待到第二年直接连着网兜一起挖出来栽种,也可以和网兜一起运输到其他地方种植,存活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她说,玄参子芽的这一储存方式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陈大霞还完成了木香、川续断等多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发,累积推广面积达60万亩,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她参与选育并在重庆率先通过审(认)定的中药材新品种就有秀山银花“渝蕾1号”、粉葛“地金2号”与“苕葛1号”、玄参“渝玄参1号”、青蒿“渝青蒿2号”共5个,累计推广20万亩以上。
中药科研是一项必须长期坚守的事业,为了帮助山区农村脱贫致富,陈大霞常年下农村、跑基地,深入农家传播种植技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也想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农民朋友发展产业。”陈大霞说,这些年她在渝东南、渝东北主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区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年培训500余人次,将新技术和新品种引入山区农村,辐射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