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五聚焦”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重庆扶贫专报》第二十二期)
彭水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着眼长远把乡村振兴作为高线目标,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有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调互动。
一、聚焦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激发乡村发展新动力。一是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前胡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蜜蜂保有量全市第二,烤烟产值达3亿元,红薯产值达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10亿元,“一村一品”示范乡镇达4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达66个,2018年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达到27.5亿元。二是唱好融合戏。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路径,依托“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深入实施旅游扶贫,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避暑纳凉、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540万人次,7500多户农户通过旅游产业实现增收。三是走好改革路。积极推进“三变”改革等,安排股权化改革项目资金3134万元,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6095万元,发放“三权”抵押贷款21.2亿元,“地票”交易16.6亿元。
二、聚焦人才,实施就业扶贫锻造乡村人才新队伍。一是抓实技能培训稳就业。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领头雁”计划,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000余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355人、新型职业农民638人。二是抓实就业扶贫促增收。持续开展雨露计划,扶持企业在乡镇(村)发展一批扶贫车间,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鼓励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开发农村公益岗位3438个,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8696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44元。三是抓实人才回引补短板。以“近悦远来”为目标,注重“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注重就地孵化本土人才,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回引本土人才260人,招引各类人才937人。
三、聚焦文化,实施文化扶贫塑造乡风文明新风尚。一是实施铸魂强农行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农民夜校讲学、乡村文化站(室)传播等方式,开展宣传宣讲1200余场次,送演出、送图书、送展览、送电影、流动文化进村等活动4000余场。二是实施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行动。加强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保护,鞍子镇被评为“重庆苗族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鞍子苗歌等被纳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三是实施文化扶贫行动。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等设施,全覆盖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乡村文明评选等活动,推出乡村振兴典型人物1人、“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2人、“重庆好人”3人、全国“最美家庭”1户。
四、聚焦生态,实施生态扶贫打造美丽乡村新格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强体”。提速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四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907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自然村通达率及脱贫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城乡供电可靠率达99.7%,光纤网络实现村村通。二是改善人居环境“塑形”。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改、五化、五提升”行动,整治农村不安全住房2万户,贫困户改房、改厨、改厕和院坝硬化、人行便道硬化实现全覆盖,建成3个巴渝民宿示范点。三是厚植绿色屏障“提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57%,退耕还林产业基地规模全市前列,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95.8%,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级验收,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4200人。
五、聚焦基层,抓党建促脱贫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一是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支一策”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29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27名,全覆盖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因村选派第一书记115名,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员950名。二是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普法教育。三是着力建设平安乡村。加快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深化农村网格化管理,广泛开展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深化。
(根据彭水县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