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卖”到无名游摊,再到巫溪品牌“陈凉面”创业路上的三次转折
△巫溪县城厢镇,陈福明在为顾客打凉面。记者 谢智强 摄
重庆日报消息,“老陈,这几天抓紧去注册商标,可不要再被人抢了招牌!”
“这事可不敢忘,忙完这几天便去办!”10月3日,正在巫溪县老城广场一侧摆摊的“陈毛毛凉面”摊摊主陈福明,一边给客人挑凉面,一边跟城厢镇工商所所长曾红军打招呼。
招牌被抢注,是陈福明摆凉面摊生涯里经历的第三次“危机”。今年55岁的陈福明卖凉面40多年,在巫溪老城远近闻名,一年365天都不愁卖。
从担心因“投机倒把”进班房而停业,到后来亮出招牌红遍全城,再到如今招牌被抢注……40年里,陈福明经历过的三次转折,都是时代的印迹。
第一次转折
因担心做小生意进班房而停业
陈福明一家是巫溪县宁厂镇人。宁厂古镇是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境内有一股天然盐卤泉,宁厂古镇因盐而兴,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巫溪县城。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陈福明的父母就带着他在古镇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油条、麻花、凉面等吃食。
“那时做点小生意要被当成‘投机倒把’分子打击,看见戴红袖章的人便心跳加速,生怕被抓去坐班房,我们生意做得心惊胆战。”1979年,陈福明不敢再做生意,来到巫溪县城谋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1979年,陈福明偶然在巫溪县城广场的角落里,发现有人搭了个牛毛毡棚子卖凉面,他观察了好几个月,也不见有人来抓。打听的过程中,陈福明第一次听说了改革开放,“反正你以后可以放心卖凉面了!”
于是,陈福明决定重操旧业。1980年夏天,他在巫溪县操坝角落里搭了个牛毛毡棚子,再次开始卖凉面!
第二次转折
从无名游摊到亮出招牌
卖凉面就得用面粉,当时仍实行粮票制度,用粮票到粮站买面粉只要1毛多一斤,但没有粮票就得买议价粮,6毛多一斤。穷得叮当响的陈福明一次只买得起一袋50斤的面粉,卖完后才有钱买第二袋。
凉面一碗2毛5分钱、凉粉2毛……一开始,有钱买凉面的人并不多。但后来,广场边开了电影院、录像厅,连附近乡镇的人也进城来看电影。人多了,他的凉面摊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卖凉面是个季节性营生,除了在每年夏天5—10月份做生意外,就要靠春节期间摆摊了。过年时,平时舍不得吃穿的居民们都愿意花钱来买凉面解馋,不少人便跟风在春节来摆几天凉面摊。1993年,国家取消粮票制度。买面粉更容易了,春节摆几天凉面摊的便更多了,最多的一年竟达到了43家。
陈福明的生意受到了冲击,他为此焦虑了许久。怎么办?
为了从这些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陈福明决定做个招牌“陈凉面”挂在摊子上,以示自己与无名游摊的区别。这一招果然管用,有了招牌,他的凉面摊客人总是比别家多。
起先20年,陈福明每年用半年时间卖凉面,还要再打半年短工。进入21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过去到了10月份就要收摊,但那几年每天都有人来买凉面,还有不少操着外地口音,说是来旅游的。”陈福明说,有人买,摊子便不能收。就这样,凉面摊子从摆半年延续到摆全年。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夫妻俩竟得忙一年365天都不休息了。
第三次转折
将为自己的招牌注册商标
自从凉面摊子从摆半年到摆全年后,春节期间的广场上的游摊便消失了,常年经营的摊子只剩下七八家。尽管竞争对手多,但陈福明的生意却格外红火,每天卖完收摊的时间也比其他凉面摊早得多。陈福明认为,这是自己数十年来只卖凉面,对于凉面口感如何维持劲道、佐料如何符合当地人口味等细节浸淫年久的缘故。“陈凉面”火遍巫溪县城,不少人慕名而来,点名要吃陈凉面。
但从2010年起,这样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那一年广场上开了一家新的凉面摊子,因摊主老婆姓陈,便也打出了“陈凉面”的招牌。于是,陈福明收摊后,便数这家最红火。这下,其他凉面摊不肯了,纷纷打出“陈凉面”的招牌,一时间,广场上竟出现了七八家“陈凉面”。陈福明的凉面摊生意因此受到影响,从每天卖100多斤面条到每天70斤面条都卖不完,夫妻俩只能唉声叹气。
“过去几十年只知埋头卖凉面,哪里知道‘招牌’还能被人抢走。”陈福明后来才知道,这原本是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来解决的。为了应对危机,他将自己的小名“毛毛”加入招牌中,改名“陈毛毛凉面”,算是暂时渡过了难关。
尽管改了名,但如不注册商标,新“招牌”仍可能被人抢走。这段时间,陈福明正在准备为“陈毛毛凉面”注册商标,儿子陈林也准备辞职在巫溪新城开个分店,将已传承40多年的凉面事业延续下去。
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原标题:从“不敢卖”到无名游摊,再到巫溪品牌—— “陈凉面”创业路上的三次转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