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远征军老战士捐赠抗战行军床

18.10.2015  09:46

导读:这是一张虽然破旧,但仍然能完好使用的行军床,与它一起走过70余年岁月的还有一个刻着1944和Kamani的铝制饭盒。它们和它们的主人,已经共度了70余年岁月。

    15日,冉崇云的家人将陪伴老人七十年的行军床和铝制饭盒捐赠给三峡博物馆。 受访者供图

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报道

这是一张虽然破旧,但仍然能完好使用的行军床,与它一起走过70余年岁月的还有一个刻着1944和Kamani的铝制饭盒。它们和它们的主人,已经共度了70余年岁月。

它们的主人是一位九旬老人,名叫冉崇云。15日,他专门委托家人,把行军床和饭盒带到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他决定将自己的两位“老朋友”送进博物馆,作为抗战文物向市民展出。

替叔参军远赴印度开坦克

冉崇云1925年8月20日出生于丰都县一个农村家庭,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在这个小山村一直生活下去,直到1942年,国民政府在他们村“拉壮丁”。17岁的冉崇云答应奶奶的要求,替其幺叔当壮丁。

当壮丁也要参加考试,是冉崇云没有想到的,他说,当时,长官出了四道数学题和一道作文题。冉崇云数学题全做对,得了100分;作文只得了70分。就这样,当天被送到江北鸳鸯桥学习、苦练。

三个多月后,就随青年远征军部队出国到印度。

去印度的路途,至今在冉崇云的心中都是异常遥远的,他和战友们先是到云南昆明,然后坐飞机到印度汀江,再坐七天七夜的火车到了南姆伽。

一到南姆伽飞机场,冉崇云就看见,这里密密麻麻聚集了大约有几万人。他和其他十几个兄弟手拉手、排着队,在机场上跑步,然后有的被编到步兵,有的编到骑兵,有的编到工兵,还有的编到炮兵,他自己则被编到坦克车机械化部队学习、锻炼。

我最开始编在伙夫班,弄柴、担水、弄菜、煮饭,每天晚上6点吃晚饭,饭后参加训练到11点,然后睡觉休息。六个月后,连长叫我去学通信、射击、卫生和驾驶坦克车等知识和技术。”冉崇云说。

担任坦克兵与日军作战

1943年至1944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冉崇云先后在加尔各答、八莫、南坎、新平阳、瓦纳班、密支那等地跟日军交战。

冉崇云说,自己一直都是驾驶员,开坦克车,车上有车长、射击手、通信员,共四个人一辆坦克车。

在坦克车里,我们不用直接面对日本军人,但是坦克车往往是日军重点攻击的目标,每一次作战,都会有一些战友再也没能回到营地里。

这样的血与火的日子,冉崇云整整过了一年多时间,“那时候,每天最庆幸的事情,就是看见营地还在我们眼前。

冉崇云说,密支那胜利之后,日本鬼子被打跑了,日本司令坐飞机跑回东京。战争结束后,他们就到列多学开汽车,部队称号改为辎重汽车营。之后,连同美国汽车队五千多人一起,开车回国,车上装有武器和其他物资。虽然路途艰辛,但冉崇云从来没有想过丢下他的行军床和饭盒,冉崇云说,它们是陪伴他走过那些烽火岁月的老朋友。

回国后奉命接收日本投降物资

1945年,冉崇云从云南昆明回到重庆集合,在南岸海棠溪,他见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是和蒋介石一起来参观停在海棠溪的美国支援的汽车等物资。之后,冉崇云被分配到北京傅作义的部队,在部队里,他接到了前往石家庄接收日本投降物资的命令。

1947年,冉崇云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已去世,为了在家孝敬老人,冉崇云就一直留在了家中,告别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冉崇云想起了那段抗战的艰苦岁月,盯着自己精心保存了70多年的行军床、饭盒,陷入了沉思。

看着老人这样,冉崇云的孩子们有些担心,毕竟冉崇云90岁高龄,视力、听力一日不如一日,身体健康状况也大不如前。为了让冉崇云寄托了一辈子的东西有一个好的归宿,家人一致商量后,决定把这2件实物捐献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经三峡博物馆研究部文博馆员陶昕鉴定,冉崇云捐赠的木质行军床,生产于1940年代,床的支撑处有铁皮,铺开后长195厘米、宽68厘米、高46.5厘米,保存基本完整。而他捐赠的铝制饭盒,制作于1944年,上面刻有1944、Kamani标识,口径长15厘米、宽11.5厘米、高6厘米,保存基本完整。

陶昕说,这两件实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痕迹和记忆,是抗战时期重庆籍抗战老兵参加青年远征军的历史载体,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们在入藏博物馆后,将会作为抗战文物向市民公开展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