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有泪 这本援鄂抗疫日记感动了很多人
最近,一本《援鄂抗疫日记》成了璧山区图书馆的热门图书。
这本由致公党璧山区支部、璧山区侨联联合编印的《援鄂抗疫日记》,摘录了璧山区人民医院援鄂医生曹平援鄂抗疫的故事。
从2月4日驰援武汉到4月8日武汉全面解封,曹平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用我们的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曹平完成援鄂抗疫任务离开武汉时,在日记里写的一句话。
她的日记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感动了很多人。
△曹平(左四)在方舱医院和治愈病人合影
“救死扶伤是我职业的使命,必要时可为之付出生命”
曹平是璧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从医24年,这是曹平第一次写日记。
“这次援鄂抗疫既是救死扶伤,也是锻炼学习,所以我想把我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曹平说自己的文字功底并不太好,所以日记的文字也没有太多的修饰,但都是真情实感。
2月4日凌晨1点,曹平打开崭新的笔记本,写下了援鄂抗疫的第一篇日记。几个小时前,她突然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援鄂抗疫的申请获得了批准,要去武汉‘战场’了。”
从曹平的第一篇日记不难看出她心中的激动。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看着一天天增长的数据,知道数字背后是一条条同胞的生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救死扶伤是我职业的使命,必要时可为之付出生命。”
曹平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就像是女儿参加高考的前夜,紧张、期待、兴奋,还有一点焦灼和担心。
写下这篇日记的当天,曹平和“战友们”启程前往武汉,这是曹平第一次到武汉。
2月5日,曹平抵达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就在这里。
当天,曹平在领队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了正在抓紧建设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在日记里写道:“一定要重视今天的防护培训,只有通过加强再加强学习,才能保护自己,帮助别人。”
△曹平穿上隔离服在医院工作。
“听着他们感激的语言,我心里激荡着帮助别人获得的感动”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专门用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在进入方舱医院正式开展工作前,曹平和“战友们”每天都在进行“忙碌的培训”。
2月7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曹平虽然没有成为第一批进入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但是已经“随时准备好上战场”。
第二天,曹平接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需要她临时加班。曹平剪掉了自己的卷发,剃了个“锅盖头”。“穿上尿不湿,坚定无畏出发了。”
走进病房,曹平就开始忙碌地写病历、开医嘱等工作。“厚厚的隔离衣、笨拙的长胶靴、超厚的护目镜、戴上手套的一双‘慢手’。”这是曹平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最直接的感受。
曹平在病房里询问着病人的病情,并做好记录。“很多病人开口说起‘谢谢’,还有病人邀请合影留念或者主动帮我拍照。”曹平渐渐意识到,这样的询问其实也是对病人的问候与沟通。“看着他们依赖的目光,听着他们感激的语言,我心里激荡着帮助别人获得的感动。”
△曹平(右一)和战友们合影
“幸福也许很简单,微笑着生活,有所期待”
曹平写日记的时间,大多选择在深夜。有时候,她一天要写两篇。
“最开始写日记只是想总结工作,后来才发现这其实也是安慰和鼓励自己。”曹平说,工作中有不少困难,写日记可以为自己加油鼓劲;工作中也有很多感动,写日记可以让自己紧张和激动的心情得到放松。
回看自己写的日记,曹平发现,自己已经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狠心”的人。“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曹平说,有很多次,自己被感动得红了眼圈,但却强忍住了泪水,因为流泪会让护目镜起雾而影响工作。
曹平还在日记里分享了一件让自己哭笑不得的事。当穿尿不湿成为工作日常之后,曹平有一天在上班前喝了水,结果上班后发现想尿却尿不出来。“穿着隔离服,试着想尽了各种办法,站着、蹲着、背靠墙壁,各种姿势用尽,都尿不出来,真正体会了一把活人要被尿憋死的感觉。”
从那以后,曹平上班前再也不敢喝水,平时也保持清淡饮食。
有笑有泪,很多看过曹平日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曹平的日记里,没有抱怨和恐惧,“加油”“温暖”“感动”“健康”“幸福”是曹平日记里的高频词。
“我希望看到我日记的人,可以心怀感恩之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曹平说,她希望自己的日记能让人看到幸福。
什么是幸福?曹平在日记里自问自答:“幸福也许很简单,平静的呼吸,有人聆听,有人爱,有事做,微笑着生活,有所期待,还有就是不迷茫。”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