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30条措施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

21.07.2023  19:11

■我市启动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8.6万家

■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次性资助最高100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给予最高2000万元/年研发补助

■对符合条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保费补偿,单个产品年保费补贴最高500万元

■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奖励50万元、100万元

■支持科技型企业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满足条件的给予50万元资助;企业每招收1名全职博士后,给予5万元资助;给予博士后每人16万元日常资助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白秀颖)7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从6个方面推出30条措施,加快培育更多优质经营主体。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对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今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了“双倍”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8.6万家。

此次出台的《措施》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产业技术升级、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6个方面推出了30条措施,条条都是干货,拿出“真金白银”给予大力支持。

比如,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在汽车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每年度布局攻关任务200项以上,研发项目资金超过70%投向企业。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次性资助最高100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给予最高2000万元/年研发补助。

在支撑产业技术升级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重点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奖励50万元、1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保费补偿,按照不超过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且实际保险费率不超过3%的上限计算,单个产品年保费补贴最高500万元。

在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加大市级科技计划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承担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的比例,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参研人员比例不低于60%。支持科技型企业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满足条件的给予50万元资助;企业每招收1名全职博士后,给予5万元资助;给予博士后每人16万元日常资助。

在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方面,做大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地,鼓励区县、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力争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在渝转移转化。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功能,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

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建设全市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推介机制,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组织科技成果进区县专项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企业牵头申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在渝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

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重庆市技术要素公共平台,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全周期、全流程、专业化科技服务。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月”活动,主动深入区县、开发园区、商务楼宇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调研、民营科技企业培训实辅等活动,实现区县全覆盖,服务企业1万家以上。


(责编:杨强  编辑: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