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根雕技艺重见天日,18年前他的作品就值360万!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
是以树根等为艺术创作对象,
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
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彭勇便是著名的根雕艺术大师
他创作的作品造型精美、频获大奖;
许多早已失传的雕刻技艺,
也在他的手中重见天日。
评选“巴渝工匠”系列报道⑲
根雕艺术大师彭勇:失传已久的雕刻手法在他手中重现
工 匠名片
彭勇,男,54岁,木石缘堂根雕厂创始人。
推荐理由
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展会400余次,获得国际金奖以及全国、省、市等各种奖项130多个,根雕作品被重庆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获荣誉
2001年获评重庆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作品《春风》被评为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金奖;2008年获评为重庆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1993年,中国根雕美术界的最高奖项——刘开渠根艺奖揭晓。来自重庆市合川区的农民根雕师彭勇凭借《目空一切》《情侣》两件作品分别斩获刘开渠根艺奖和优秀作品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彭勇不过30岁。
坚韧不拔、甘于寂寞的根雕大师
彭勇1963年生于合川区土场镇。舅舅在当地从事漆画工作,经常给他讲述根雕的艺术价值,使他从小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0年,彭勇完成了他的第一件根雕作品《猪婆龙与蛇》台灯。
彭勇从事根雕创作近40年,雕刻作品上万件,不少作品被各地政府和国内外收藏家收藏。1994年10月,四川省政府将彭勇的根雕作品《荷塘诗韵》送给日本贵宾,被视为国宝珍藏。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摆放着他的荷花根雕艺术作品《狂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还保存有他的作品《留得残荷听语声》。
彭勇认为,根雕应该追求自然,摆脱人为的匠气,这是根雕艺术的真谛所在。1994年,美学泰斗王朝闻听说彭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时,不禁大为感慨。王朝闻为他写下“区别于人为雕塑的根艺,应取天然之美见长。倘若掉以轻心而砍杀一通,则后悔莫及而徒感失策”的寄语,希望他在根雕艺术领域大胆探索。
在王朝闻等美学大家的鼓励下,彭勇走出了一条野风派(指不加修饰,自由生长,没有人为的匠气)和野荷派相结合的根雕艺术路子。他让失传已久的“蚂蚁上树法”“断头延伸法”“回归自然法”“移花接木法”等雕刻手法重现根雕界,其作品突破了材料限制,雕刻更加随心所欲。
彭勇的作品因材造型,或成荷花、梅花,或成雄鸡、飞鹰,或成朝官、村夫,寓意深远,形象生动。光荷花,他就雕刻了数百件作品。1999年,他创作的《百鸟朝凤》被昆明世博会交易中心估价为360万元。
彭勇从事根雕创作,已达到忘我的境界。“根本没有觉得手上有刀,我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经常是深夜睡下来时才觉得全身酸疼。”彭勇认为,根雕创作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甘于寂寞的耐心,有澹泊寡欲的心性,“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
寻找巴渝工匠
去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此为契机,本报联合市总工会、市质监局开展了“寻找巴渝工匠”活动,推选出“十大巴渝工匠”。评选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今年3月,由本报采写编撰的《寻找巴渝工匠》一书出版发行。
今年的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人才办提供全程指导,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保局、市质监局、重庆日报主办,重庆电视台和重庆晨报提供媒体支持。
本次活动采取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报名网址为http://www.cqgh.org/topic/craftsmanSignIndex.jspx。重庆日报从报名对象中择优进行采访报道(可登录市总工会和本报官网、官微及《重庆智造》微信公众号关注工匠们的故事)。评选中,市民可对参评对象进行投票,主办方也将组织专家打分,最后 评选出的10名“巴渝工匠”将被授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优先推荐参评重庆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优先推荐参评重庆市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和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优先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录制。
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
原标题:失传已久的根雕技艺在他手中重见天日,18年前他的作品就值360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