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指导山地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的技术导则在渝出台
9月22日,《重庆市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结合山地城市特殊需求,指导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的地方行业技术指导文件,对推动低碳出行,改善市民健康生活所需的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导则》的出台,引起相关部门和市民的高度关注。其中到底有哪些规定和城市未来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报选取部分市民关注度最高的内容为大家解读。
关注一 《导则》出台有何意义?
《导则》是在承接国家及重庆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与住建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进行了对接,结合重庆山地城市地理条件和出行特征,针对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的规划设计特征,根据重庆地方特色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关注二 《导则》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导则》适用范围为重庆市,主要用于指导各层次城乡规划及专项规划中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也可用于指导特定区域或线路的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的编制。
本《导则》结构上分为总则、基本规定、步行街巷、滨水步道、山体步道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6个部分,共29条;内容上分为山城步道和自行车交通两个部分。
关注三 未来城市步行区域如何划分?
《导则》中规定,根据不同类型步行活动特征、背景环境和对设施的需求特点,分为生态休闲步行区和城市生活步行区域。生态休闲步行区域包括基本生态控制区用地、山体江河、组团绿带和大型城市公园绿地等用地在内的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主要承担休闲步行活动。
城市生活步行区域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以外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主要汇集通勤和休闲两类步行活动。
关注四 未来“山城步道”将分为三种类型
山城步道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承载的功能不同分为步行街巷、滨水步道和登山步道三种类型。
1. 步行街巷针对的问题主要是传统文化消失、步行空间环境差、景观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街巷布局、整体环境要素、人性化设施、景观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指引。
2. 滨水步道主要针对目前滨水步道人行空间不足、亲水观景设施较少、绿化景观不理想、滨水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水岸环境整治品质不高等问题,在线路设置、设施完善、景观控制要素等方面提出了规划设计指引。
3. 山体步道主要是针对可达性不好、原始地貌结合不充分、指路标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线路布局、保护原始地貌、加强休闲设施、完善指路标识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指引。
关注五 如何在重庆发展自行车交通?
针对重庆山地城市的特点,《导则》提出了重庆适合特定区域或线路布设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指导思路,根据功能不同将自行车网络分为区域性网络和自行车专线。区域性网络主要承担5公里以内的中短距离通勤通学及与公交站点接驳等交通功能,自行车专线主要布置在公园、广场、景区、滨江岸线等城市游憩区域内,以休闲健身功能为主。
《导则》根据两种类型网络的功能不同分别提出了布局规划设计指引,并对自行车道、过街设施、停放场地、租赁设施及配套设施根据示范项目的研究成果,提出适合重庆当地的规划设计指引。
关注六 城市规划将“因地制宜”体现重庆山水之美
《导则》中指出,步行系统须结合城市两江四岸(长江、嘉陵江沿岸)、四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重庆特有的山、水特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顺应地形,使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个性鲜明地体现重庆独有的山、水、城一体的城市风貌。
关注七 未来步行系统将融合为“网络”
《导则》中指出,步行系统应是多种方式复合的网络体系,应包括人行道、步行街、广场、公园 、人行天桥、自动扶梯、建筑内的通廊、轨道车站等,丰富步行空间活动,提高城市活力。
关注八 黄桷树更俏了,步道绿化将更多选用本地树种
《导则》中指出,保护保留步行道范围内的名木古树和生长良好的树木绿化,新栽宜以本地植物树种为主,如黄桷树、小叶榕等,局部节点空间和重点步行片区的路段可选择有一定观赏性的树种,如梧桐、桂花、槐树等。
关注九 未来步道更安全、有趣、方便和人性化
《导则》中明确规定,登山步道两侧要利用局部平台空间设置一些小品空间,提供休憩座椅,以供人们登山途中休息。登山步道的外侧要设置栏杆等安全防护措施。登山步道应设置照明设施。登山步道的宽度应结合地形和人流量综合分析确定,应保证基本安全通行。登山线路的标识应清晰明确,在登山的入口处、线路有交叉的地方应设置清晰的指示牌。线路较长的登山步道应与盘山的公路局部相衔接,可供人们按自身不同的身体状况对不同的登山方式进行选择。登山步道应在沿线根据服务半径要求和行人使用需求,设置必要的公共厕所、休憩设施等服务配套。
《导则》中特别提到,山城步道应依山就势,结合地形布置。线路走向上应与轨道站点、公交站点进行接驳,发挥步道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线路布局应连续,各条步道间应贯通。
专家解读》》
《导则》的出台,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未来城市建设和规划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为此专程采访了重庆市内外相关专家,他们对于整个《导则》的编制、出台以及未来的前景和影响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 任其亮
七年磨一“剑”。《导则》的编制过程其实从2009年就开始了,由市规划局牵头,市交通研究院、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参与。从2009年开始展开了对渝中区山城步道的研究,同时被列入全国首批步行、自行车城市示范项目。2010年重庆市成为全国示范城市。此后,在渝中区、北部新区、大学城等地相继开展了详尽的研究示范。国家住建部在2011年验收中给予高度评价。
前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素材,针对重庆特殊的山地地貌,把前期的成果提炼浓缩成为《导则》。《导则》的发布,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中市民自行车休闲出行、滨江亲水、“最后一公里”短距离步行等城市慢性交通系统的完善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美国能源基金会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城市规划总监 姜洋
此次《导则》的出台弥补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和断点。重庆此前列入第一批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城市,通过山城步道规范示范段设计实施,得到老百姓认可和关注。目前,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节点,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完善。
对于本土特色步道的改造,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有诉求,能够为老百姓带来更好的出行环境。依靠本地技术团队和实践基础,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技术标准和先进理念,通过规范流程、专家论证,最终出台了这一符合重庆本土特色的《导则》。
《导则》的出台对于建设宜居城市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目前,交通压力大,绿色交通能缓解机动车交通压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市民幸福指数会越高。其中有关自行车交通完全是因地制宜,而非“一刀切”。重庆地形坡度高差大,自行车网络建设和平原城市有极大区别。
同时,在山城步道沿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步道的打造,能突出重庆城市品牌,成为展示城市特色的窗口,带动地方旅游经济。
重庆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高志刚
《导则》的出台充分结合了重庆特殊的地型地貌,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创造市民的交流空间。步行是城市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人际交往的真正空间不可能是在汽车里,更多的是在步行空间。慢下来,创造交流空间。
比如即将开放的山城第三步道,除了传统的交通功能,还承载了沿线开放、交流、购物等功能。山城步道是渝中半岛的历史记忆,其间串联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承载的是人们的情怀。
据统计,目前步行出行的方式依然占到日常的50%,步行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
《导则》中对于步行网络的打造,包括空间景观、绿化照明、座椅设施等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把交通空间和步行空间整合成新的空间,指导如何构建纷繁、亲切的交流空间,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在重庆新建区块,有一些区域也很适合自行车,《导则》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分片规划,也是对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引导,打造人性化宜居城市。
来源:重庆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