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也过节!” 这支水上救援突击队 一半队员是“老兵”
每年到了八月一日这天,李昌都会发个朋友圈:“过节了,八一快乐。”轻描淡写中,难以掩饰的快乐和自豪。作为曾经的老兵,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下属的市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中心主任李昌心中一直有个军人情结,虽已退伍多年,“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始终挂在心上。
他带领下的水上应急救援中心青年突击队,有一半队员都是退役军人,他们随时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一秒都不能耽误,时刻准备救人!”
今天也是他们的节日。
时刻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
今年56岁的李昌1982年入伍,在西藏海拔4200米的高原职守数年,为进出藏区车辆和人员服务。周边道路险要,自然环境恶劣,冬天积起厚厚的冰雪,时常有车辆翻下悬崖,他们经常出动参加救援,营救翻车、遇险者。
部队里的磨练培养了李昌有担当、执行力强的品格。队伍不褪色,到了重庆市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中心,在他与其他老兵的带头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的态度非常坚定:“救援队伍跟部队是一样的,要是没有执行力,没有时间观念,那就是一盘散沙!”
青年突击队是救援中心的“尖子班”,成员是从港航系统各部门选拔出来的“精英”,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总是第一个上,冲在最前面。目前突击队的12人中,有6人都是退役“老兵”!
他们坚持高强度、高负荷训练,在恶劣环境下磨练队伍,让每名队员都成长为特种兵、尖子兵。不仅每天训练,每月演练,在刺骨的江水中游泳,每天上百次重复枯燥的俯卧撑、起吊、打绳结、开靠头练习,手上起了冻疮,打起泡,磨破皮,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年3月还是救援中心的“军事化训练月”,一整月都会集中进行队列、体能、速度等“魔鬼”训练。
面对流汗流血,他们一点都不在乎,总是笑笑说:“不怕,我们是老兵!”
1分钟集结3分钟出动 随时保持“军人速度”
青年突击队里的张恒玮今年34岁,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藏区当了8年武警,2014年来到救援中心,延续了军人的作风。他的职责是抢险救援、车船驾驶等,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每次救援队出警警铃一响,他就像是听到了部队里的集结号:“警铃声意味着正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一分一秒都极其珍贵!”
水上应急救援队伍按照“1分钟队伍集结,3分钟冲锋舟出动,8分钟轻快装备出动,15分钟重型装备出动”的应急响应标准,突击队分两个班组,24小时待命。
张恒玮2014年进入救援中心以来,和队友们一共挽救了近300名遇险群众的生命,救助遇险船舶31艘,处置溢油事故34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军人本色要一直保持下去!”他不善言辞,但遇到险情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李昌眼里,这个年轻的后辈“战友”面对任务非常坚决:“是!”“到!”“好!”简单回答的几个字,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依旧未改,“不讲条件,不谈困难,沉得住气,临危不乱,能打硬战!”
突击队里最年轻的“老兵”王振羿是“90后”,走路、坐姿都保持了军人本色。
新时代“蛟龙”掌握十八般武艺
作为新时代的“水中蛟龙”,救援中心先后配备了一批高科技智能化救援设备,有高速冲锋舟、无人智能救生器、多波束扫测设备、智能化无人机、夜间超视距搜索仪、智能遥控救生器、泛光照明设备、抛绳器等,以适应汛期复杂水情、夜间弱光条件下的救援行动。
这群“老兵”掌握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但外人看不到的,是背后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学习,牢牢掌握复杂的高科技设备。时速最快能达到100公里的冲锋舟其实并不易驾驶,面对复杂水域,必须熟悉航道,灵活避开较大的浮渣,冷静观察岸形。水上不比陆地上,水路有暗礁和激流,特别是到了晚上,就如同看不到底的可怕深渊。然而军人刻苦钻研的拼劲,遇到事情的冲劲,胆大心细的特点,让这些困难都一一化解。
救援队的生活跟军队也有相似之处:在宿舍里,被子一律都折成“豆腐块”,统一作息时间。军旅生涯对李昌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守时,做任何事情只会提前,绝不会延后。“在救援行动中,时间就是生命,有时哪怕快一秒钟,也可能多挽救一个生命!”
关键时刻“老兵”冲在前面
2014年9月,洪水突袭渝北区统景,御临河水漫过街道近3米,淹没了2层楼房,一餐饮船被困河中,船上多人亟待救援。青年突击队的战士们迅速集结,应急救援车带着冲锋舟、皮卡车装载抢险设备火速奔赴统景。
此时,多处房屋在洪水浸泡下摇摇欲坠,水面漂浮的大量树枝、杂物阻断了冲锋舟前进的道路。李昌等几名作为退役军人的突击队员身先士卒,以手当桨,用力推开杂物,沉着地驾驶冲锋舟,一次次驶入激流,成功救出12名受困水中的群众。
去年8月,正逢特大洪水过境。救援中心凌晨2点接到报警,一艘轮渡驳船发生断缆险情,多人被困在驳船上,随时可能被冲跑。当时一片漆黑,一米多高的浪拍打着船体。年过五旬的李昌亲自驾驶冲锋舟,在湍急的江水中转移了12个人。“在危难面前,不分领导和下属,只要能做的,必须冲在前面,我是一名老兵!”
去年在石门大桥附近的崖壁上,有一名中年男子酒后被困,抓着挂在崖壁的电线,呼救声被水声淹没。张恒玮驾驶冲锋艇靠近崖壁,和队友一起在急促的水流中慢慢调整船位,用手电灯光做辅助,看准时机,果断、冷静地一把将男子救起。
这样的救援事例,在突击队里太多太多。还有几年,李昌即将退休,他期盼着有更多年轻的退伍军人加入水上应急救援中心的队伍。
每逢演习时,每次升旗时,李昌和老兵队员们都会向国旗敬军礼。庄重、有力地抬起右手——这个简单的动作,李昌、张恒玮、王振羿们总会尽量多停留哪怕是零点几秒种。
抬起手,望向国旗,“军人”两个字的分量,很重。祝愿“老兵”们节日快乐。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 重庆市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中心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