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变清水催生一批生态产业——重庆最大人工湖的绿色蝶变

01.08.2019  11:03

  新华社重庆7月31日电题:“”水变清水催生一批生态产业——重庆最大人工湖的绿色蝶变

  记者 周凯

景色宜人的长寿湖。长寿区委宣传部供图

  清澈湖面一望无际,众多小岛星罗棋布,其中一座岛屿高空看去如同“寿”字……在重庆最大的人工湖——长寿湖,前来戏水、垂钓、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前些年湖里搞肥水养鱼,一车车鸡粪、饲料都往湖里倒,部分湖面上是一层厚厚的水藻,湖水发黑发臭。”住在长寿湖安顺岛的村民张洪回忆说。

  长寿湖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是“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狮子滩水电站拦截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而成,蓄水后形成了拥有203个岛屿、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的独特湖岛景观。

景色宜人的长寿湖。长寿区委宣传部供图

  长寿生态旅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俊伟介绍,过去长寿湖湖水清澈,但20世纪90年代起,当地为脱贫致富在湖区推行网箱养殖,部分养殖业主大量往湖里投饲料、畜禽粪便,肥水养殖导致长寿湖生态急剧恶化,2008年前湖水都是劣Ⅴ类水质。

  曾在长寿湖开旅游船的张洪告诉记者:“那时候在岸上老远都能闻到臭味,虽然长寿湖景观别具一格,但是生态太差,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游客,开船挣不了多少钱。

  生态继续恶化就是竭泽而渔。近几年,长寿区强力治理长寿湖生态,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关停周边重污染企业,建设环湖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滨湖生态修复。经多年努力,长寿湖水质目前已稳定达到Ⅲ类,部分区域达到Ⅱ类,恢复湿地1200多亩,增加生态涵养林2500多亩。

景色宜人的长寿湖。长寿区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的改善首先让养殖业受益。杨俊伟介绍,该公司旗下一家国有渔业子公司统一负责长寿湖生态养殖,结束了小散乱的养殖模式,只投鱼苗不投饵,科学投放不同鱼种,一方面平衡生态、净化水质,一方面提供多样的鱼产品。

  “水好、鱼好让长寿湖成为垂钓者的天堂,去年出售的钓鱼年票、次票就有5万多张,仅此一项就有数百万元收入;长寿湖鱼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远近闻名,花鲢在超市能卖到几十元一斤,打鱼、吃鱼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餐饮业发展。” 杨俊伟说。

  盛夏时节来到长寿湖,湖岛交织,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生态“颜值”带来的是产业价值。近年来,长寿区围绕长寿湖优越的自然禀赋,以“运动、浪漫、养生、度假” 为主题加快发展文旅产业,长寿文化广场、体育公园、露营基地、游艇俱乐部等旅游配套持续完善,2018年旅游人数290万人次,旅游收入17.77亿元。

景色宜人的长寿湖。长寿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长寿湖4A景区的带动下,周边乡镇也吃上了“生态饭”,水果种植、生态采摘、农事体验、赏荷避暑等产业蓬勃发展。长寿湖周边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80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约13000元。

  长寿生态旅业开发公司董事长陈路介绍,长寿湖景区依托湖岛风光,正在积极引进水上游乐、星级酒店、医养中心等配套项目,开展文化节庆、体育赛事、四季花展等品牌活动,全力打造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

  张洪如今开办了农家乐,60多张床位周末基本全满。在安顺岛90多户村民中,像张洪一样办农家乐的有10余户。“过去把水污染了也没赚到钱,现在生态好了,游客多了,岛上种的柚子、血橙等全都被游客买走,绿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银山!” 张洪笑着说。(完)

编辑: 李相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