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江津林业“三变”改革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9.12.2017  10:13

      近日,江津区四面山景区荣膺2017年度“中国森林旅游年度成长力旅游地”。今年以来,四面山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19.3%;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46%。
      江津区林业局负责人称,近年来,该区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林业管理服务模式、投融资支持模式和生态保护和建设模式,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林业改革,保护了生态、发展了产业,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5%,林业产值突破63.6亿元。
      林区变景区
      全区森林旅游产值突破50亿元
      江津区有四面山森管局、大圆洞林场、云雾坪林场三大国有林场,经营森林面积25.09万亩,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2017年,全区将由镇街代管的零星国有林5.41万亩按就近原则划转3个国有林场管理后,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到30.5万亩。
      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中,江津区创新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因地制宜,分场施策。如四面山森管局从事的经营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由经济实体——四面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独立开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种树还林、环境治理、景区升级。2015年,四面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5A级景区。
      今年1—10月,四面山景区接待游客104.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万元,同比增长11.3%。
      此外,江津区大圆洞林场启动全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云雾坪林场正建设云雾坪市级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产业项目。
      山青,水绿,生态美,百姓富。林区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江津林业绿色资源优势逐步转变成产业优势,并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引进社会资本
      打造混合所有制林业经济
      位于云雾坪林场的石笋山景区,如今成了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林业改革中,江津区在确保现有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和现有的森林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合法合规、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积极招商引资,采取公司以资金投入、林农以森林资源入股、林农按股分红的模式,积极打造混合所有制林业经济。
      2012年,重庆麦腾农业开发公司的森林旅游产业项目融入云雾坪市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开启了云雾坪林场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
      种茶叶、建四季果园、养梅花鹿、修万头生猪养殖场、高山生态养鱼、兴办生态农副产品加工厂……现在,重庆麦腾农业开发公司投资2亿多元,将名不见经传的石笋山打造成了3A级景区,帮助当地500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大圆洞林场引进四川开元集团,协议引资50亿元建设大圆洞全市森林康养基地。截至目前,江津区引进社会资本62.7亿元,打造混合所有制林业经济。
      引进培育林业企业
      带动农民变股民
      今年,江津区吴滩镇花厅村肖成清的410亩桑园投产了,桑葚采摘、加工酒、蚕茧,加上套种枳壳,产值共计500多万元。然而这些产值并不归肖成清个人所有,其中参与养蚕、桑园管护、枳壳种植的农民,都按一定比例一起收益分成。
      村民陈克顺夫妇参与了60亩桑园的种植管护,他们除了8万元的基本工资,还按比例得到62000元的收益分成。陈克顺说,借助土地、劳力、技术入股,他在肖成清的带动下,由农民变成了股民。
      “引进培育林业企业,带动农民变股民。”江津区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津区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劳务+分成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引进和培育林业企业53家,其中龙头企业8家;培育林业大户83家;建立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30个,创建森林人家33家,建立家庭林场10家,建成花椒、笋竹、橄榄、花卉苗木特色基地86.4万亩,其中花椒基地50万亩,实现产值30亿元。


链接: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7-12/29/017/content_190444.htm

(重庆日报第17版2017 年 12 月 29 日)

石柱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080元
    2017年,石柱县林业总产值达38.3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0.林业厅
黔江区林业局:七轮驱动助力生态美丽黔江建设
    2017年,黔江区林业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抓好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管护、蚕桑产业发展、林业改革、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