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接到洗钱电话和拘捕令 转37万给对方证清白
06.09.2015 16:12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警方介绍,郑婆婆8月30日接到一自称重庆某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她的身份证被人在上海办理了一张透支卡,透支1.5万元3个月没还款。郑婆婆她没去过上海,不可能办卡,要报警,工作人员说已帮她报警。随后,一自称邓警官的人打来电话,称郑婆婆涉嫌“李峰”洗钱案。介绍案情后,邓警官又告知郑婆婆可以联系一名姓何的检察官。
何某称,“李峰”是某银行的高管,洗钱时用的是郑婆婆身份证办理的银行账户,已洗钱368万元,郑婆婆收益36.8万元。现“李峰”已被警方抓获,受骗百姓要求公安局把郑婆婆也抓起来,还要让郑婆婆还钱。若郑婆婆不相信他,他可以发传真过来,并强调这属于国家二级保密文件,不能给其他人看,也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会被洗钱人报复。
郑婆婆觉得事态严重,立即告诉对方传真号码。收到的传真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捕令”的字样,上面有郑婆婆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显示负责这件案子的检察官姓名为“何松”。郑婆婆看到传真后深信不疑。“何检察官”在电话里告诉她,如果要洗清冤屈,就需把她所有银行卡和存折上的钱都汇到北京公证,证明钱“清白”后再把钱退给她。
郑婆婆急忙将所有的存折及银行卡带上,与家人不辞而别,并办理了一张新电话卡,与对方保持联系,而家里人都联系不上她。郑婆婆按照对方要求,共计汇款37万。期间,曾有银行工作人员阻止郑婆婆汇款,但郑婆婆却执意到其他银行转账,郑婆婆的女儿也曾到银行对郑婆婆的银行卡冻结,但郑婆婆却以为是洗钱的人冻结了她的钱,又亲自到银行将存款解冻后将钱汇出。见联系不上母亲,郑婆婆的女儿只好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将郑婆婆找回家,但她的37万元积蓄都已被骗走。
目前,警方已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警方提醒,老年人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被坏人钻空子,建议不要让老年人独自保管大量钱财,遇见可疑行为要及时报警核实。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06.09.2015 16:12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