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渔村变现代农业社区 涪陵睦和村20年蝶变

17.02.2018  09:42

  南沱镇睦和村,乡间公路将农田和村民的住宅全部连接起来。记者 石涛 摄

  春节前,华龙网记者走进位于长江南岸涪陵下游30公里处的南沱镇睦和村,整洁的水泥路两边,灰瓦白墙,庭院民舍,处处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新气象。这个仅有10.5平方公里的小村子,经过20年的发展,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渔村,发展成为“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的现代化农业社区。

   变思路——

   走出村去取经寻宝 全村种上了经果林

  1998年的睦和村,由于丘陵地带的限制,家家户户都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为主,一年劳作下来,也仅能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当时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

  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记者 石涛 摄

  为了睦和村的经济发展,1998年,结合移民搬迁和土地二轮承包的契机,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决定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转变为经果林发展之路。

  这一想法刚开始推行的并不顺利,让种了一辈子粮食的农民放弃种植粮食,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有粮则稳,无粮则乱,”老党员任邦平带头反对,“我是灾荒年没有饿死的老骨头,家里有粮,我心才不慌。

  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脐橙和制作榨菜用的青菜头在田地里套种。记者 石涛 摄

  为了打消村民的思想顾虑,睦和村分期分批多次组织村社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成都龙泉驿、双流等地的水果基地取经寻宝,参观学习果品开发种植技术,并将考察情况拍成录像和照片,再回村播放学习,让一同参观考察的人与大伙儿分享所见所闻。几番下来,大多数村民开阔了眼界,观念上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下,睦和村邀请了区科协、果品办、农委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实地把脉,结合睦和村的土壤、气候、环境等多方面条件,根据睦和村悠久的龙眼种植历史,提出了先打造100亩龙眼种植示范园的思路。自此,睦和村开始跳出了传统农业束缚,走上了发展经果林的道路。

  有了百亩龙眼示范园的带头作用,1999年至2002年,睦和村又引进了荔枝、枇杷、柚子等果苗,使水果种类不断丰富。

   找路子——

   水果采摘节”里寻销路 村里人人都是万元户

  2006年,南沱镇睦和村抓住重庆市千百工程示范村建设机遇,对村社道路、人行便道、生产便道、自来水管道、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率先实现了“吃水不用抬、烧水不用柴、雨天不湿鞋”的愿望,全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建设得到大大改善和提升,并成功创建了“重庆市千百工程十佳示范村”。

  为了将群众喜获丰收的果实卖出去,并且卖上好价钱,睦和村决定走体验式采摘型乡村旅游路线。村支两委积极谋划,四处奔走,寻找新出路。

  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当地生产的脐橙很甜。记者 石涛 摄

  2007年9月,睦和村成功举办了首届“魅力涪陵 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商家吃客应者云集,龙眼很快一抢而空,果农实现了增收,游客也满载而归。

  随后,睦和村又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届的“龙眼文化节”“枇杷采摘节”“荔枝采摘节”“柑橘采摘节”等活动,将南沱水果推向了全市。

  目前,经过复垦开荒,开辟山地林地,全村果园面积达2600亩,其中脐橙1700亩,龙眼470亩,枇杷220亩,荔枝210亩。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量6万余人次,收入120余万元。全村年工农业产值3650万元,2017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700元。

   美环境——

   念好“生态文明”致富经 绿水青山靓起来

  南沱镇睦和村,乡间公路干净整洁,不时有公共汽车经过。记者 石涛 摄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人民的需求也开始转变,在吃饱穿暖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

  2016年,睦和村开始着手重庆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创建工作和涪陵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先后投入100余万元,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改变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现已取得丰硕成果。

  目前,实现全村村社公路全长22公里通达率为100%,通畅率达90%,农电使用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沼气设施建设达68%,天然气使用入户率32%。

  南沱镇睦和村便民服务中心。记者 石涛 摄

  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健全。果园内的生产便道和农户生活便道全面硬化,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文化广场、公厕、码头、路标、路灯、说明牌,停车场样样俱全,还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南沱镇睦和村便民服务中心旁设置了公共体育设施。记者 石涛 摄

  此外,村里还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保证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整洁干净,杜绝生活污染源,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风貌改造达90%。完善了睦和移民街、天坪居民点的污水管网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80%,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村68%的农村家庭均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

  南沱镇睦和村,公路边设置了垃圾集中投放点。记者 石涛 摄

  通过近年来不懈努力,睦和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光荣称号。一条思路决定出路,如今的睦和村历经二十年“蝶变”,已是满眼葱茏翠绿,四季花果飘香,成功打造了“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的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睦和村也迈上了“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致富之路。

    记者 黄宇

编辑: 王龙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