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意见》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地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部署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
为牢牢把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载体和平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
《意见》提出目标:紧紧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总目标,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力争“十三五”期末,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新格局。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到2020年,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富有美丽山水特色的大都市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深入有序推进,生态经济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到2020年,基本构建形成人口有序转移、基础设施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生态环保联护联治的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并举,统筹城乡、区域和“四化”发展,形成加快发展的混合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各功能区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全市全域开放深入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拓展。
——发展特色更加彰显。到2020年,都市功能核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5%左右;都市功能拓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5%以上;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45%以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区。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到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0%以上;城市发展新区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至50%和52%,基本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坚持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产业、财政、考核等方面配套政策体系更加精准。区域协作机制不断健全。跟踪监测、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意见》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完善优化区域功能定位,在坚持既有功能导向不变的前提下,围绕重庆新的战略定位,突出区域特点和优势,强化功能分担,使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科学;推动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的国际化大都市风貌展示区;推动都市功能拓展区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开放领先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载体;推动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全市重要的新增产业和人口集聚区;推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武陵山绿色发展示范区。
培育壮大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分工格局,推动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统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建设渝东北城镇群和渝东南城镇群,培育打造特色小镇(街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分布,优化城市功能设施布局。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市统筹。
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优化开放功能平台和载体,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区域合作协作。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强化五大功能区域生态调控,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
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统筹规划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整体推进民生实事。
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完善基本财力保障,优化建设用地供给,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化资源要素整合。
建立健全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差异化考核、统计跟踪监测、宣传舆论引导。(记者 廖雪梅)